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反渗透膜污染控制技术开发、集成与应用

0

登记号:G20171560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工程学;环境保护工程;

关键词: 反渗透 混凝剂 阻垢分散剂 膜污染 膜清洗

绿色分类: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反渗透膜污染控制技术开发、集成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560 学科分类: 环境工程学;环境保护工程;
绿色分类: 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项目关键词: 反渗透  混凝剂  阻垢分散剂  膜污染  膜清洗
推荐单位:

同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本项目紧紧围绕国家节水减排(中水回用、海水利用)、民生重大需求(饮用、医药、食品等)及高科技领域(电子、半导体)所用反渗透水处理技术中实际存在的膜污染问题,对反渗透预处理、阻垢分散剂、清洗剂等三方面的既独立又相互交叉影响的膜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反渗透预处理:开发了反渗透专用混凝剂--"多态聚合氯化铝" 、"聚硅硫酸铁"及"多态聚合氯化铝/聚硅硫酸铁混凝+超滤"强化预处理技术,使铁、铝残留小于0.1ppm,出水SDI值小于1~2。可有效地减轻膜污染,减少反渗透阻垢分散剂中毒的风险,减少膜清洗频率。 (2)反渗透专用阻垢分散剂:开发了"功能化纳米树枝状聚合物阻垢分散剂",具有钙忍耐力极强,多元阻垢性能(同时抑制CaCO3、CaSO4、BaSO4、SrSO4垢的沉积),与RO膜相容,与混凝剂兼容,兼有阻垢与分散等性能;研发了其应用于反渗透专用阻垢分散剂的应用技术,其性能优良:浓水侧碳酸钙不加酸的条件下浓水侧LSI值最大允许值达3.2,硫酸钙浓度允许达到50倍Ksp(溶度积),硫酸钡浓度允许达到3500倍Ksp,硫酸锶浓度允许达到2000倍Ksp,氟化允许达到15000倍Ksp(溶度积),铁、锰、铝等离子限值分别为15.0、3.0、1.0 ppm;研发了高硅阻垢分散剂,解决硅垢控制的难题,可使反渗透浓水侧可溶性二氧化硅达到480 ppm。 (3)反渗透专用清洗剂:开发了阻垢分散剂作为反渗透专用清洗剂,能恢复膜到标准状况下的性能,延长了膜的寿命,降低了制水成本。 研究成果形成了包括预处理、膜污染控制、膜清洗等关键技术的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工程应用,同时也形成了新型水处理药剂产业:"多态聚合氯化铝"、功能化纳米树枝状聚合物"三羟甲基丙烷核端膦酸基树枝状聚合物"、"季戊四醇核端膦酸基树枝状聚合物"、"聚酰胺-胺八亚甲基膦酸树枝状聚合物"的生产。 研究成果已授权7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3项中国发明专利(经查新未见报道),并申请了3项美国发明专利。成果形成了1项国家标准和1项化工行业标准。成果经专家鉴定及检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共发表论文94篇,其中SCI论文33篇,中文论文61篇,被引用2254次;学术著作3部。 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已推广应用至100多家企业,承建了反渗透水处理工程80多套,累积处理水量5.82亿吨,清洗80套。近三年来,经17家企业应用,新增产值16.71亿、利润2.30亿、税收1.93亿。 "多态聚合氯化铝"、"聚硅硫酸铁",不仅为反渗透系统,也为安全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提供了技术保障。功能化纳米树枝状聚合物阻垢分散剂的研制,开创了新型树枝状聚合物在水处理系统的应用,使我国水处理化学品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高硅阻垢分散剂,为解决硅垢控制的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有着显著的应用前景。反渗透专用清洗剂,为膜清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项目研究成果,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水处理药剂技术研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水污染控制、水再生利用提供高新技术支持。
姓名: 邬建华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wujianhua@tongji.edu.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