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历史建筑保护与适应性再生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

0

登记号:G20171556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工程结构;

关键词: 应用 保护 历史建筑 适应性再生 技术体系

绿色分类:其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历史建筑保护与适应性再生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556 学科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工程结构;
绿色分类: 其它; 项目关键词: 应用  保护  历史建筑  适应性再生  技术体系
推荐单位:

同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领域,其核心概念"历史建筑",涵盖了中国传统建筑遗产和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近现代建筑遗产,是城乡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战略资源。但是除了比例很小的古代文物建筑有相对成熟的修复技术,适用于大部分历史建筑保存与再生的技术体系一直阙如,各地实践中存在明显的误区、空白和技术差距。由于我国历史建筑在城镇化转型期已面临濒危状态,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各地风土建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消失,因此研究具普适应用价值的保护与再生技术体系及其关键技术,并付诸应用,确实已经迫在眉睫。 历史建筑就像老病的有机生命体,必须经过多科"会诊"和综合"诊治"的系统工程,才能实现持续保存与再生的目标。但现实中由于学科的壁垒和专业的分隔,这些"诊断"和"治疗"多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着协同创新和技术整合的很大局限。本项目对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的开拓性研究是基于下述思路:首先,通过历史和现状信息采集与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病理诊断"。其次,研发维修、加固、整饬等特种技术,对其进行"治疗",包括"皮肤"--面层的维修,"肌肉"--维护体的整修,"骨骼"--结构体的加固,"血管""神经"--管线设备的改造,"脏腑"--空间的再生等。再次,建立"医案"信息库--示范工程技术专家系统。2003年以来在多项国家级项目和课题的支持下,首次在国内整合建筑、规划、土木、材料、测量、文博等跨学科的专业资源,创立了从概念界定、价值评估、修复技术方法与标准,到产品研发及工程示范平台的完整技术体系和操作流程。完成的创新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提出了历史建筑的价值评估模型以及基于保护要求的结构性能评定方法。 2、基于"材料病理学"的研究成果,开发了系列历史建筑维护体表面修复技术及规程。 3、从力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不同方面研究了结构的性能恢复理论,开发了相应的性能恢复和提升技术。 4、首次对历史建筑中量大面广的各地"风土建筑"提出了保护与再生的适应性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直接应对了城镇化带来的地域风土特征存续问题,应用成果具国际影响。 项目实施以来,完成系列产品11项,技术8项,技术规范、条例和标准6项,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2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授权1项),取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著作1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1篇,其中被SCI、EI收录44篇、被国内外引用395次。成立了软件开发基地和保护材料与技术研发基地各一项,建设了国内建筑院校中首个保护技术实验室。项目成果应用于包括世博园工业遗产再生、外滩历史建筑修缮、日喀则宗宫复原、北京金水桥修复等40余项重大示范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内外声誉。项目研究期间,获相关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项,省部级以上工程设计奖5项,国际奖项2项。总之,该项目对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维护与发展地区经济文化和民族团结、保护优秀建筑遗产起技术支撑作用,大大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
姓名: 邬建华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wujianhua@tongji.edu.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科技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