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心源性猝死预警及急救系统的建立与推广

0

登记号:G20201094

所属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学科分类:基础医学;

关键词: 预警 心源性猝死 急救 心梗低危 特异性

绿色分类:其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心源性猝死预警及急救系统的建立与推广
成果登记号: G20201094 学科分类: 基础医学;
绿色分类: 其它; 项目关键词: 预警  心源性猝死  急救  心梗低危  特异性
推荐单位:

同济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各种心脏疾患引起的意料之外的突然死亡。主要原因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梗死。如何实现早期预警并给予干预成为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的关键。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我国的心源性猝死的预警及救治水平仍明显不足。为解决我国心源性猝死救治不足的问题,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通过北上海人群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心源性猝死风险预警评估系统,并与信息化技术平台和最新治疗方案相结合,系统地完成了心源性猝死从预警、转运到救治和随访的全新救治模式。为我国心源性猝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主要创新成果如下:一、建立了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评估体系,我们进行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全面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建立我国第一个针对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评估模型。该系统可以植入App自动区分患者的心梗危险程度,即低危、中危和高危,从而对不同风险患者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心梗发生率。该研究成果被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血管疾病指南所引用。二、研发了心源性猝死预警设备,针对心梗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研发和应用了瞬时心电记录仪(5312例),长程12导联心电记录仪(2398例)和可穿戴12导联心电记录背心(354例),结合项目组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心电自动诊断系统,可将心梗心电图诊断系统的敏感性由50%提高到90%,特异性由85%提高到94%。通过与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合作,建立心电信号人工智能算法,及时预警,使心肌梗死患者呼救时间从平均360分钟缩短至60分钟以内,门球时间也由原来的140分钟降至81分钟。该项目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相关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并转化到高新企业,估值近2亿元。三、对心源性猝死精准化治疗,打造了从预警到救治的闭环医疗服务,我们研发了心源性猝死智能救护车,并升级导管室内数字化设备,建立全球首创的基于移动PACS设备的区域救治网络,同时推行心脏康复的序贯疗法。以上设备构建了一个心源性猝死的闭环救治体系。通过以上心源性猝死防治方案的实施和推广,区域内的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明显降低,相关报道作为主要研究者(PI)发表在2015年新英格兰杂志上。上述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资助,已发表SCI论文94篇。其中代表性论文20篇,影响因子共计82.146分,引用537次,其中他引493次。相关软硬件设备已在全国12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诊治心梗患者25292例,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姓名: 徐亚伟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5-27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电子邮件: xuyawei@tongji.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科技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