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推广

0

登记号:G20171582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关键词: 产业化 物联网技术 环境监测 决策系统

绿色分类:环境服务;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推广
成果登记号: G20171582 学科分类: 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绿色分类: 环境服务; 项目关键词: 产业化  物联网技术  环境监测  决策系统  
推荐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环境性能指标及环境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预警,可为环境执法、总量核定等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基础,促进环保监测的数据化、精细化,推动"末端监控"向"全过程监控"转化。传统的环境监测采用人工检测和汇报的方式,存在着巡检周期长、时效性差,难以实现环境污染事故的及时预警与处置。环保物联网技术集成环境传感器、视频采集等终端监测设备,应用无线传感网络、3G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能自动、及时、精准地获得环境的实时参数,进而实现污染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大幅提升环境监测的效率。项目团队经过5年多的潜心研究,突破了环境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柔性终端设备的开发、环境物联网通信标准协议的制定、环境信息决策支撑系统的研制,以及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新型应用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项目的创新点包括:

(1)在环境监测物联网感知层,针对网络断链问题,改进了路由算法的断链修复方法,研究了能耗均衡的负载调度算法;制订了环境监测信息统一性描述标准及消息处理机制,实现了异构平台间数据描述格式的一致性;开创性地提出了环境物联网柔性终端设备的架构及实现方法,开发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物联网终端感知设备及网关产品。

(2)在环境监测物联网网络层,针对环境监测物联网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无冗余标识的网络融合、安全认证中间件产品,在环境物联网的安全接入及防入侵机制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3)在环境监测物联网应用层,面向环境监测物联网应用支撑,创造性地研制了基于本体的水质智能决策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水质预测中间件,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环境信息集成决策支撑平台,大大地提升了水质自动化预警判断、智能化决策水平。

(4)面向环境监测物联网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提出"监测平台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可满足用户在缺乏资金、技术的条件下,获取“按需所取、按用付费、监治一体”的高质量环境监测与治理的专业化服务。项目团队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5项,获软件著作权1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22篇,EI收录36篇)。

项目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在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滨州北海水厂、遂宁市明星自来水公司等近百家企事业单位,2011-2013年共创造产值19199万元,完成利润2114万元,税收434.7万元。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我国的数字信息化水平,还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质量监控预警、环境风险源监管等领域,有效解决环境信息的过程化、高密度、精细化、快速化采集问题,促进环境监管方式和能力的信息化变革,提升了我国在物联网及环境监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姓名: 孙凯文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cg@ecust.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