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工业场地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环境修复与风险控制新技术

0

登记号:G20171504

所属行业:

学科分类:水污染防治工程;环境修复工程;

关键词: 工业场地 地下水 有机物污染 风险控制 修复技术与装备

绿色分类: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工业场地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环境修复与风险控制新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1504 学科分类: 水污染防治工程;环境修复工程;
绿色分类: 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项目关键词: 工业场地  地下水  有机物污染  风险控制  修复技术与装备
推荐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我国地下水环境污染形式严峻,工业场地的地下水有机物污染问题突出,容易形成二次污染源向四周扩散,破坏地下水资源,污染饮用水源,阻碍污染区域土地的开发和再利用,危害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影响社会稳定。本项目在863计划、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从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溯源关系和降解反应特性出发,结合土壤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地下水环境有机物污染修复和风险识别与控制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发明了地下水有机物污染抽出吹脱、高级氧化及尾气催化燃烧一体化降解技术及装备,抽出过程采用环境友好型生物表面活性剂促进有机物定向迁移技术;设计了多功能逆流吹脱氧化组合塔,解决了挥发性、半挥发和不挥发有机物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一体化处理;发明了尾气催化燃烧装置高效降解并回收热量,实现热废耦合循环利用。 2.发明了降解反应柱矩阵式非连续渗透反应墙技术,克服了传统反应格栅积大、移动性差的缺点;构筑了新型厌氧菌、纳米零价铁与活性炭纤维耦合作用材料,高效降解有机物复合污染;发明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地下水有机物污染技术,解决了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氧浓度低的条件下有机物污染彻底矿化脱毒的难题。 3.发明了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无扰动采样测定技术,解决了有机物逸散导致的测定结果不准确性问题;提出了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破解了制定修复目标值的难题;发明了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团迁移转化模拟装置,提出生物自然衰减因子修正的迁移转化数学模型,成功预测了实际场地有机污染物的未来变化趋势。 该技术发明已申请专利21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项,实用新型3项;形成环境保护行业技术导则2项;发表论文18篇,SCI论文16篇,引用213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6次。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具有创新性,属于国内首创,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和环保部华南环科所分别评价认定,本项目整体技术创新明显,打破国外垄断,部分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发明成功应用于全国7个省市的16个工业场地有机物污染地下水调查、风险评估及修复项目,处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85300方,项目累计合同金额超过1.9亿元,节省成本5505万元,修复污染地下水涉及土地面积58500平米,预计全部土地二次开发后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减少了有毒有害有机物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危害,创造了显著的节能环保和经济、社会效益。 该创新技术体系和应用成果推动了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学科发展,促进了地下水有机物污染治理的行业进步,加快了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城市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心(筹)的相关学科建设。研究团队中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基础研究计划,1人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培养研究生45名。
姓名: 孙凯文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cg@ecust.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