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特征识别、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

0

登记号:G20172634

所属行业:

学科分类:水体环境学;水污染防治工程;

关键词: 评估 风险控制 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特征 识别

绿色分类:环境质量评价;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特征识别、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2634 学科分类: 水体环境学;水污染防治工程;
绿色分类: 环境质量评价; 项目关键词: 评估  风险控制  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特征  识别  
推荐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和结构型特征,环境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危害事件频发,据统计,“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共发生100多起群发性、重特大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损害事件(如陕西凤翔、河南济源等),对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管控的核心是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特征识别、效应评估以及风险控制。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环境污染、健康危害各自领域分别开展,缺乏旨在揭示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特征及其内在关系的识别与评估技术,缺乏系统兼顾环境污染、人群暴露和健康危害各环节的风险控制技术。同时,我国环境污染具有多介质、多途径和多污染物叠加的区域性特征,导致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不能照搬美、欧、日等国家现有的针对特定污染物和特定健康危害问题制定的技术和方法。本项目在国家环保公益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研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特征识别、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为国家的环境与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主要技术发明包括三方面: (1)发明了基于健康风险的环境特征污染物筛选技术,创立了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特征识别指标体系,创新集成了《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特征识别技术规范》。 (2)发明了适用于区域尺度的多介质、多类别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评估方法,首次将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信息相融合,开发了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识别与评估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制定了《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评估方法指南》。 (3)发明了基于健康风险的系列污染控制技术。发明了铁还原菌、纳米零价铁与生物炭耦合作用的降解材料,毫米粒径的海绵铁/铜(银)双金属催化剂以及可见光催化海绵铁的新型类芬顿反应降解技术,去除土壤、地下水环境和废水中的氯代烃、石油烃、氯酚、罗丹明和四溴双酚A等复合污染达90%以上,有效降低高危害有机物的健康风险达四个数量级。 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1项(授权13项,公开8项);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环境保护行业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项;发表论文38篇(SCI/EI 17篇),出版专著1部。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鉴定,整体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特征识别技术、评估方法为基础完成的《环境现场调查技术规定》等技术文件,在国家环保部和卫计委组织开展的我国首次大规模的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和风险哨点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导了江苏、云南等20个省/区/市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复合污染的环境健康调查。在甘肃兰州、浙江台州、上海浦东、吉林松花江等4个典型地区,识别和评估了区域环境重金属、多环芳烃、氯代烃等特征污染物及其所对应的人群疾病构成和死因等特征。发明的高危害有机物污染的健康风险控制技术,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成功应用,极大降低了20余种有机物污染的健康风险,新增产值近1.6亿元、节约成本5864万元。
姓名: 孙凯文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cg@ecust.edu.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