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大粒广适性菜用春大豆133的选育与应用

0

登记号:G20172706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

关键词: 菜用春大豆 大粒 广适性

绿色分类:生态农业;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大粒广适性菜用春大豆133的选育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706 学科分类:
绿色分类: 生态农业; 项目关键词: 菜用春大豆  大粒  广适性    
推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植物新品种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农业科学作物新品种,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 我国进口大豆2015年已经达到8169万吨。目前菜用大豆主要在我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种植,区域广且种植面积分散,气候多样,地理条件复杂;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是喜用荚大、粒大的品种,但是由于籽粒大小与产量负相关,生产上缺少荚大粒大、收益高的鲜食大豆新品种;生产品种综合抗病能力差及品种适应性的限制,阻碍了菜用大豆的发展。通过聚合育种、多地的选择和鉴定,创新了交大133荚大粒大商品性好的菜用大豆特性,同时将抗病性、广适性、丰产性、稳产性聚合在一起,成为我国鲜食春大豆大荚大粒丰产抗病新品种。在实践上成功地协调了大豆育种上存在的粒大和产量、广适性难以兼顾的矛盾,突破粒大与抗病性、高产、稳产、广适性强同步改良的难点。本成果主要创新如下: 1、以地理远源、品质优良的亲本杂交,突出菜用大豆籽粒的商品性、口感性以及产量的同步改良,经基因分离、重组选育而成我国鲜食春大豆生产上大荚大粒优质、丰产的品种。 交大133是以台湾菜用大豆台88作母本,以上海交通大学交选2号作父本,采用混合选择方法,经过1次北繁培育而成。选育时注重商品性:荚、粒大小、种皮颜色,收获当天的口感评价以及产量。成功地达到荚宽、荚长、荚面积、百粒重、每公斤标准荚数等5个优质商品性指标比生产对照品种台湾292增加10%以上,种皮绿色,口感评价香甜柔糯。这些优质指标的表现使其商品价格提高了16.7%。 2、通过聚合育种和多地的选择,突出综合抗性与产量的同步改良,选育对二个SMV强毒株系抗性及综合抗性好的品系。 在选育过程中注重对产量和综合抗性的同步选择,在多年的异地鉴定和北方繁殖过程中突出抗病性的鉴定。2009-2010年经国家层次组织抗病鉴定为:交大133对大豆花叶病毒两个强毒株系分别表现为中感、感,在生产上田间表现基本不发病,对照台湾292则表现都为高感,田间发病重。新品系突出表现是植株综合性状好、抗病、抗倒性强、缺点不明显。 3、通过在异地鉴定的过程中产量性状选择,克服粒大与产量、广适性难以兼顾的矛盾,选育出粒大同时高产、稳产、广适性强的新品系。 2006~2008年在上海、江苏、云南、浙江等地鉴定决选中,突出丰产性、广适性和稳定性。2009-2010年在全国35个试验点表现突出。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广适性强,全国5个试验点5个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鲜荚为721.7kg,比对照增产13.5%。经稳定性分析,稳定性表现好。 在 2011-2015年期间,交大133在上海、浙江、云南、黑龙江、江西等省市累计推广应用种植面积16.6万亩,新增产值1.19亿元,新增利润1.06亿元。比生产上对照品种粒重增加10%以上;产量增加10%以上;在菜用大豆主产区面积占10%,成为上海市和我国菜用大豆主产区的主导品种之一。 经过15年的努力,本项成果突破了菜用大豆籽粒商品性、口感性、抗病性等重要的农艺性状的选择和产量的丰产性、广适性同步改良困难, 2011年获得国家审定命名,2012年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
姓名: 李恩璞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lienpu@sjt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