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基于实时ArcGis的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联调联控技术与应用

0

登记号:G20172107

所属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建筑经济学;

关键词: 供水管网 饮用水 微生物安全 消毒剂 ArcGIS

绿色分类:生态安全监管;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基于实时ArcGis的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联调联控技术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107 学科分类: 建筑经济学;
绿色分类: 生态安全监管; 项目关键词: 供水管网  饮用水  微生物安全  消毒剂  ArcGIS
推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特大型城市,人口和经济高度集聚。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关系到上海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稳定。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质安全保障的最后环节和薄弱环节。本技术发明是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饮用水安全输配与示范技术》(2009ZX07421-005)及上海市科委、上海城投和上海市供水企业相关课题支持下,在供水管网水质生物安全保障与调控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维持管网水中一定余氯浓度是保障管网水质生物安全最有效的技术。目前开发的管网余氯衰减模型由于缺乏对管网水质和管壁环境条件下管网微生物再生的深入研究,所建立的衰减模型不能科学指导对管网水中微生物的调控或安全保障;开发的调控软件对管理人员而言缺乏直观快速的评估或预警功能,无法快速直观显示调控效果,这都是一直困扰水司和水务或公共卫生监督部门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 本项目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利用管网在线监测点余氯值和微生物指标建立的统计模型,通过管网水质信息化平台对水厂和管网二次加压泵站出水余氯进行可视化实时联调联控的技术。本技术可避免考虑影响管网余氯衰减的各种复杂因素,从而避免了以往模型的复杂和缺乏相关监测点微生物指标所带来的模型应用性不强,精确性不高的缺点。 本项目的核心技术首先是建立了供水管网在线监测点余氯值与该点细菌总数的统计模型,根据该模型可计算保证该点细菌总数达标应保持的最低余氯值;其次建立了保障管网最不利点余氯合格条件下,水厂出厂水和二次加压泵站出水余氯值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实现供水管网消毒剂多点投加,降低水厂出水投加量,实现管网余氯均匀分布,同时降低消毒副产物风险;第三是首次将ArcGIS实时显示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网水质调控,实现管理人员快速识别管网余氯不足区域和及时观察管网余氯调控效果。 本项目技术已应用在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中心城区数字水质信息化平台和上海市卫生监督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预警系统。自本技术应用以来,上海市出厂水余氯已从2010年之前平均1.97mg/L下降至2014年的1.2mg/L,同时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含量从5.9-10.1μg/L,下降至2.5-4.6μg/L,水质明显改善。 本项目核心技术已在国际水处理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发表,并获发明专利授权,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管网水质日常运行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改善上海市饮用水水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供水安全保障中起到"眼睛"和"大脑"的作用;本项目技术有助于提升上海市饮水安全应急风险应对能力和智慧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本专利除主要应用于城市供水行业外,还可应用于公共卫生监督的在线监测、评估与应急调控及其它需要实现在线实时显示在线监测点变化的领域。本项目已获2项发明专利和3项软件著作权;出版2部专著译著,发表中英文文章16篇。
姓名: 唐昭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tangzhao_1985@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