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0

登记号:G20171588

所属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学科分类: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夜间血压 单纯夜间高血压 血压晨峰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绿色分类:环境健康预防技术;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588 学科分类:
绿色分类: 环境健康预防技术; 项目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夜间血压  单纯夜间高血压  血压晨峰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推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临床医学心血管病学领域: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本项目一方面对动态血压监测的已有参数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于诊断动脉硬化的新的动态血压参数,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阐明,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主要创新内容包括: 1. 发现夜间血压和日间血压预测心血管事件价值相似,但夜间血压预测死亡风险优于日间血压, 研究结果可指导临床工作者根据夜间血压监测诊治高血压,提示高血压患者应更加重视夜间高血压; 2. 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并首次定义一种新的高血压临床亚型-"单纯夜间高血压",并发现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其发生可能与盐摄入及肾脏水盐处理异常有关,提示需要更加广泛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一个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明确血压的昼夜变化特征,及时诊断"单纯夜间高血压"。 3. 首次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诊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并发现这种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可引起靶器官损伤,心血管风险增加,提示需要临床干预; 4. 发现血压晨峰和靶器官损伤及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可以发现和诊断血压晨峰,临床运用有效手段控制清晨血压,减少血压晨峰,对减少患者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益,是血压晨峰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 5. 发现动态血压负荷并不能提供独立于动态血压水平的更好的靶器官与心血管预测价值,提示高血压的诊断管理还是应以动态血压水平为主; 6. 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新指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发现其与现有的动脉硬化指数显著相关,并在预测脑卒中发生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对于中风高发的我国人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前景。 应用推广: 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21篇,其中目前SCI收录15篇,大多发表在本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总影响因子113分,他引512次。特别是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于诊断动脉硬化的新的动态血压参数,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阐明。该指数一经提出和发表,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应。欧洲高血压学会主席、国际著名血管专家Stephane Laurent撰写了编辑部述评,认为"这是血管弹性的一个新的评估方法……"。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多次应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的邀请,在高血压年会上做大会发言、专题学术报告及担任大会主席,参与讨论动态血压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原创性成果开拓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对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同时,本项目拓展到全国范围内的近40家二、三级医院,在这些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登记研究,将24小时动态血压研究的最新理念和成果应用到这些医院,提高了当地医院的高血压防治水平。
姓名: 叶蓓华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ybh802@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