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

0

登记号:G20172667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

关键词: 关键技术 结肠癌 腹腔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绿色分类:其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667 学科分类:
绿色分类: 其它; 项目关键词: 关键技术  结肠癌  腹腔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推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医学领域的外科学,涉及外科临床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长期以来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提出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可提高结肠癌长期生存,有望成为治疗结肠癌的标准术式。尽管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长期疗效已被国际多中心及本课题组先前研究证实,然而在腹腔镜下完成结肠癌CME术的安全性、肿瘤根治性及相关的关键技术依然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和应用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本课题组在几乎与国际同时步入该领域的初始阶段即着力于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以下重要进展: (一)关键技术建立 以结肠系膜周围筋膜结构和间隙及肠系膜血管为主体研究内容,采用活体观察和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描述其解剖学、组织学特征:结肠系膜从回盲部至直乙交界处均连续;结肠系膜由一层结缔组织(即Toldt’s筋膜)与后腹膜相分离;进而明确:回结肠血管与肠系膜上血管(SMV)为进入解剖标志线;SMV为血管解剖标志线;横结肠后间隙(TRCS)为维持标志面;右结肠后间隙(RRCS)为拓展标志面;系膜间间隙(IMS)为突破标志面;腹膜外间隙EPS为肠管游离标志面;TRCS、RRCS与IMS三个外科平面互通为手术质控标准;率先建立了腹腔镜结肠癌CME术中间入路解剖法,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优化手术径路,首次建立了完全中间入路CME(CMA)与联合中间入路(HMA),证实CMA手术时间更短,同时可减少血管并发症;首次报道CME术“翻页式”解剖法,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建立腹腔镜左半结肠CME头侧中间入路解剖法,更加有效的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 (二)安全性评估 课题组就肿瘤根治性、临床并发症等方面开展了大样本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结肠癌CME手术符合传统手术的肿瘤根治原则,即完整系膜切除、淋巴彻底清扫、足够切缘等;并发症比传统手术显著减少。 (三)临床疗效评估 本研究建立的技术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比较证实: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更快;两组病例切口种植率分别为0.6%与0.7%;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8%与2%;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1.9%与17%,1 年、3 年及5年存活率腹腔镜组分别为 97.2%、83.7%及70.4%,开腹组为94.6%、77.8%及6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国际公认优秀医疗机构比较,在手术例数,近远期疗效等方面水平相当。 应用推广情况 课题组牵头建立了全国性的技术培训中心,牵头制定《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手术入路选择专家共识》,建立腹腔镜培训网站和网络远程直播技术培训系统,建立了大中华区研究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培养了近400余位腹腔镜结肠癌CME外科医师;多次在国际性会议进行学术报告与手术演示,指导全国及泰国、印度、日本、法国等60余家医院规范化开展该手术,为该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和应用搭建平台,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表论文90篇,45篇被SCI-E收录,总影响因子达147.186,被引用651次(包括美、法、意大利、日本、香港等著名单位)。
姓名: 叶蓓华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Ybh802@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