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儿童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治技术的创新优化和临床应用研究

0

登记号:G20200979

所属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学科分类:基础医学;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内镜 儿童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腹泻

绿色分类:其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儿童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治技术的创新优化和临床应用研究
成果登记号: G20200979 学科分类: 基础医学;
绿色分类: 其它; 项目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内镜  儿童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腹泻
推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医学领域的儿科学儿童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慢性腹泻、慢性胰腺炎等是儿科领域复杂疑难的疾病,既往由于检查和治疗手段的落后,使很多患儿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延误了病情,甚至失去生命,且近年报道的儿童胃肠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们也发现儿童的胃肠肿瘤一旦确诊,大多已经晚期或转移。如何提高儿童胃肠病的诊疗水平、改善患儿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通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结合儿童消化管腔和疾病特点,探索和优化改进内镜微创操作技术,建立了规范的操作流程,提出了适合儿童的胃肠病的优化诊治方案。通过运用和推广,整体提高了儿科胃肠病的诊治水平。同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探讨了儿童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相关发病特点及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主要内容及特点1.儿童胃肠病规范化诊断体系的建立(1)国际上首先将双气囊小肠镜用于儿童,填补了儿童小肠镜检查的空白。(2)在国内首先建立儿童难治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路径,提高了消化道出血的确诊率,由不到30%提高到89.5%。2.建立并改进儿童胃肠病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关键技术(1)在国内率先实施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圈套器电凝切除消化道大息肉术。并对手术方法进行优化改进,避免了传统切割法易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弊端。(2)在国内首先开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和胃肠血管瘤的内镜下注射介入治疗。创造不同位点注射法,提高了止血成功率,降低了再出血发生率,也避免了食管狭窄的发生。(3)首先创建了儿童胆胰疾病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根据儿童解剖异常特点,对EPS、EST、ERPD、ENPD等操作技术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儿童胆胰疾病规范化内镜操作要点。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微创治疗成功率。3.借助内镜技术,开展儿童胃肠慢性及疑难疾病的研究(1)国内首先报道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我国儿童的发病率,且通过儿童炎症胃黏膜的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胃肠上皮细胞具有免疫转分化作用,在黏膜损伤中发挥重要功能。(2)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中国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特点,并发现DC-SIGN参与炎症性肠病与区域免疫调节,致肠黏膜损伤。缺陷基因导致极早发型IBD(VEO-IBD)的遗传学研究。本项目研究成果被国内同行认可,建立儿童内镜操作规范、胃肠疾病内镜诊断标准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流程,成为我国儿科界的消化疾病诊疗规范。本项目负责人主编了《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近五年来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5次,学员达1500余人。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代表论文170余篇,主编著作5部,其中SCI-E源刊杂志发表32篇,SCI期刊被引证461次。

姓名: 许春娣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5-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
电子邮件: kykchz@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