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预制装配式减震结构体系

0

登记号:G20190348

所属行业:建筑业

学科分类:土木建筑工程;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绿色分类:室内环境设计;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预制装配式减震结构体系
成果登记号: G20190348 学科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绿色分类: 室内环境设计; 项目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推荐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建筑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预制装配式减震结构体系属于建筑工业化的范畴,本项目将预制混凝土构件与钢结构连接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本结构体系由预制混凝土梁、柱、楼板、消能减震支撑装配而成,预制率达到95%。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柱通过型钢连接组成竖向承重体系,同时还能承担水平荷载(专利号:201420762171.3,201720835302.X,201821120244.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一直是工程难题,为提高本体系的抗震能力,研发了多种消能减震支撑构件(专利号:201210410836.X,20151002154.9,20182112244.3,201720902788.4),该构件集承载-消能双功能为一体,平时承载,震时消能。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消能减震支撑,可有效降低预制梁柱构件的地震内力,使框架柱主要承担竖向荷载,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高的优势。

     目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主要通过灌浆套筒方法,由于施工技术的限制,灌浆套筒现场连接对精度要求较高,从而导致施工效率低,检测困难。目前连接问题已成为制约预制混凝土结构发展的主要因素。本项目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带型钢接头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技术(专利号:20182110023.X),通过试验研究表明,这种连接技术可实现梁柱刚接,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

      该项目已在上海市惠南镇得到应用,产生经济效益249万元,解决了围护墙较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率低的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我国装配式结构年产值已达百亿元,如果本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可直接节省工程造价近亿元。

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发明专利:

1、  “王”字型截面大承载力屈曲约束支撑构件(201210410836.X)发明专利

2、 受压可屈服型钢棒支撑(201510002154.9)发明专利

3、 一种多次屈服型减震支撑构件(201710620811.5)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1、 村镇低层装配式减震建筑结构体系(201420762171.3)实用新型专利

2、 一种分阶耗能金属阻尼器(201720902788.4)实用新型专利

3、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201720835302.X)实用新型专利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柱与柱刚性连接节点(201821100231.X)实用新型专利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201821120244.3)实用新型专利


姓名: 胡大柱 性别:
出生日期: 1977-02-25 08:00:00.0 职务: 副教授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奉贤区海泉路100号
电子邮件: zhouma@sit.edu.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