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高效集约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开发与应用

0

登记号:G20171393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工程学;水处理;

关键词: 厌氧水解酸化 城镇污水 AO-SBR池

绿色分类: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高效集约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开发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393 学科分类: 环境工程学;水处理;
绿色分类: 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项目关键词: 厌氧水解酸化  城镇污水  AO-SBR池    
推荐单位: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城镇污水厂已建成3000余座,"十二五"期间新建县城及西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总规模将达4500-4600万吨/天。因而,对高效低耗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项目主要发明点如下: 关键发明点一:通过开发的高效集约化污水生物处理池,将AO-SBR生反池与沉淀池功能充分结合,避免了传统污水厂须单独分建,设施多的缺点。为保证序批池的分离效果,序批池内采用斜板或斜管填料,用以增加分离面积,确保分离效果。反应阶段,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与活性污泥协同深度降解。此外,可通过固定床生物膜与活性污泥的复合工艺,能够成倍增加生反池内污泥浓度及延长SRT,使系统能够应对更高负荷的同时,达到排放要求。 关键发明点二:针对含有较高比例工业废水的水质特点,开发的UC厌氧水解酸化池,通过多个工程案例验证表明,该技术配水均匀至各点流量,水力搅拌效果好;通过设置浮渣挡板,避免浮渣进入水解池造成配水支管堵塞;同时,配置上考虑较大的配水管管径,不易堵塞,且上部设置清通孔,层层设限防堵和清通及时;配水槽液位监测,随时了解运行情况,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获得良好的水解效果,大幅度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确保后续单元的运行达标。 关键发明点三:随着污水处理工艺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所需要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占地紧凑、低能耗的集约化污水深度处理组合池。通过该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改善了现状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的部分不足,为城镇化污水厂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关键发明点四: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厂,由于进水泵房难以单独设置,造成进水流态的均匀性受限于进水管道的走而无法保证,否则消耗大的投资和土地。本技术既解决上述问题,又紧凑高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工程设计的难题。 关键发明点五:如何把排放水体常水位与污水厂设计高程紧密结合,降低水头损失、减小能耗、降低运行成本、管理简便、节约土地资源等,是设计的关键要素。综合研究,本技术开发的多功能出水泵房及高位井,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 关键发明点六:本工艺开发的用于河道截流污水收集井,灵活可调,设备少且流量稳定,不堵塞,运行管理方便。通过该技术解决了严重污染河道的旱流污水收集,且不对河道正常防汛产生影响,解决了目前工业发达城市为减少河道污染,污水收集处理的难题。 关键发明点七:通过盖板涵截污井的优化设计,将盖板涵输送的初雨及旱流污水经格栅拦截后收集,暴雨时后期雨水经拍门排放河道,是防止初雨污染河道的主要收集措施,确保河体环境,污染物拦截至污水厂处理。 相关技术发明成果已广泛推广,分别应用于浙江舟山、义乌、上海金山、河南晋开等示范工程中,节约工程投资近3亿元,年节约运行费用近6000万元。未来五年,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近一步扩大,有望创造35亿元的工程效益,大大节约工程建设费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也更适合生态园林型、环境友好型、技术改进型、标准型等不同处理要求的污水处理厂建设。
姓名: 张衡汇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cm0426@sina.com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