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重要疑难真菌病及皮肤病的诊治研究

0

登记号:G20171672

所属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学科分类:

关键词: 真菌病 皮肤病 诊治

绿色分类:环境性疾病医疗技术;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重要疑难真菌病及皮肤病的诊治研究
成果登记号: G20171672 学科分类:
绿色分类: 环境性疾病医疗技术; 项目关键词: 真菌病  皮肤病  诊治    
推荐单位:

上海长征医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研究主要受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属医学真菌学及皮肤性病学相关领域,对重要疑难真菌病的诊治、致病机理,致病真菌遗传多态性、体外药敏特征及白念珠菌等病原真菌的耐药机制,对少见疑难皮肤病的诊治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 在真菌病的诊疗方面,国际首次发现指甲隐球菌(Filobasidium uniguttulatum)引起人类脑膜炎。该菌种已被国际著名真菌保藏中心荷兰CBS 永久收录和保藏(CBS11855)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210344946.0),对进一步认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致病菌谱及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刺蒺藜中的皂苷类抗真菌成分影响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黄芩素可诱导白念珠菌凋亡,并具有协同氟康唑抗耐药白念珠菌的作用;对大量维生素C 用于感染性疾病辅助治疗的习惯用法提出了质疑,在全球首次发现大剂量维生素C 不宜用于白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对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有直接指导价值,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得到应用推广。 在重要致病真菌的基础研究方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全球首次揭示了去泛素化酶UBP5 基因对新生隐球菌生长与毒力的多效性调控并证实其为主要致病机制之一;首次揭示了亚洲各国隐球菌临床株的微卫星基因型分布及其体外药敏特征,从遗传多态性方面进一步阐明了亚洲国家隐球菌的相关特征,对隐球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针对临床日益多见的真菌耐药现状,在国内较早建立规范的微量液基稀释法等抗真菌药物活性筛选方法;首次发现组织胞浆菌病在我国长江流域流行,改变了以前认为该病是输入性疾病的传统观点,对该病的防控有重要价值,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意义。 在重要疑难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中,成功诊治了国内外皮肤科临床罕见的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合并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以皮疹为首发征象的原位肝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复发皮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疑难皮肤科疾病,为临床相关疑难皮肤病与真菌病的诊治及研究提供了依据;另外,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关于口服蛋白粉治疗儿童蛋类过敏的评论,进一步明确了蛋白粉脱敏治疗的适用人群,提出了更严谨的临床试验思路,对该脱敏疗法在亚洲国家及世界范围的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共发表论文84 篇,其中SCI 论文29 篇,总影响因子达118 分,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1.658,国家发明专利3 项。在本研究的工作基础上,研究团队申请到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基金(2013ZX10004612‐001)一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6 期,培养博士后3 名,博士研究生16 名,硕士研究生28 名。中科院上海科技查新中心查新结论及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均为:本项目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因此,本项目现申请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姓名: 陈喆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kykchz@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