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微创技术在膝关节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技术创新

0

登记号:G20171678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基础医学;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技术创新 膝关节常见疾病 微创

绿色分类:其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微创技术在膝关节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技术创新
成果登记号: G20171678 学科分类: 基础医学;
绿色分类: 其它; 项目关键词: 临床应用  技术创新  膝关节常见疾病  微创  
推荐单位:

上海长征医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骨外科学领域,为社会公益类项目。随着群众体育的推广与人均寿命的提高,膝关节周围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与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国内外有大量治疗膝关节周围疾病的报道,但如何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尚缺乏大宗病例的系统研究。    课题组自1988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关节镜技术革新与临床应用研究,主要技术创新包含以下八个方面:    一、LARS人工韧带重建:①国内最先应用LARS韧带治疗交叉韧带损伤,数量最多、随访时间最长,疗效提高显著;②在手术技术和规范的研究上取得开创性成果,提出了关节镜下LARS韧带的重建要点,填补了该技术的国内空白。    二、膝骨关节炎分级与微创治疗:①国内最先提出膝骨关节炎"综合评分"分级体系;②首次提出镜下"有限清理"的微创理念,避免了传统手术强调清除骨赘和退变半月板后而导致的症状加重。    三、全膝置换术(TKA)后粘连的微创治疗:①国内率先将关节镜应用于TKA术后并发症粘连的治疗;②通过大量病例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适应证为3个月内确认无感染的单纯膝关节粘连;③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人工关节术后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和"无痛"关节置换的理念,指出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防止关节术后粘连。    四、Hoffa病的诊治:①国内首次提出改良的Hoffa征检查法;②国内最先将关节镜应用于Hoffa病的诊断与与治疗;③对大量病例研究后首次提出脂肪垫舌瓣切除术可获得95%的优良率;④首次确立了该病的中文术语"髌下脂肪垫挤压综合征"。    五、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国内最先提出微创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紧缩及外侧支持带松解加半髌腱止点移位三联手术方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早期无需石膏固定,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快、疗效确切。    六、自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①国内最先报告了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②提出了胫骨"阶梯式"骨隧道以免除内固定螺钉的新方法;③通过尸体标本的动态测量与活体的放射学测量首次报告了中国人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相关数据。    七、盘状半月板的治疗:①国内最先报告了关节镜下膝关节盘状软骨半月成形术式;②研究发现对于边缘部严重撕裂难以修复者以及Wrisberg型盘状软骨不宜采用该术式,否则保留的半月状软骨仍然是病理状态。    八、膝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治疗:国内最先提出自体骨-骨膜移植修复较深的膝关节骨软骨缺损,利用缺损区基底血供使骨-骨愈合或爬行替代,消灭骨缺损;利用关节滑液的营养使骨膜存活,以利骨膜内关节软骨转化。    本项目实施以来,共治疗各类膝关节疾病患者10000余例,总体有效率达98%以上,共主编专著5部,形成文章73篇(SCI 8篇),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著名教学医院推广应用,使更多膝关节疾病患者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微创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中部分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姓名: 陈喆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kykchz@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