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南海环保工作船设计研发与建造技术

0

登记号:G20173131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船舶、舰船工程;

关键词: 多功能 南海海域 溢油回收船

绿色分类:清洁交通;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南海环保工作船设计研发与建造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3131 学科分类: 船舶、舰船工程;
绿色分类: 清洁交通; 项目关键词: 多功能  南海海域  溢油回收船    
推荐单位: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属于海洋港口装备学科。 南海环保工作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用于南海深水水域的海面溢油回收工作船。该船主要用于海上钻井平台勘探测试过程中的废液回收、及海上溢油防治工作,并具有海洋工程辅助船的供应与守护、营救作业、以及对外消防灭火作业等多种功能,是我国目前溢油回收能力最大的专用海面溢油回收船。 该船的设计和建造符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加快为海洋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必需的溢油应急等服务的海上油田环保作业船的研发工作”的精神。 项目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总长75m;垂线间长66.6m;型宽15.2m;型深7m;设计吃水5.4m;主机功率6080kW;航速15.2kn;最大船员数24人;溢油回收舱5个;溢油回收舱净舱容655m3;收油机能力100m3/h(单台);适用溢油黏度范围1-100,000 CST;适用溢油厚度≥0.1mm;回收效率(回收油水混合物中的含油率)≥85%;溢油回收的彻底性效率≥92%;溢油回收作业适应船舶航速或水流速度0.5-4 kn;收油作业海况0-3m浪高 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先进、性能优秀,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突破的关键技术和取得的创新点主要有: (1)该船的设计研发为中国船级社《浮油回收船补充规定》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2)首次在环保工作船上集成安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大型内置式收油机,突破和掌握了大型内置式收油机的装船技术; (3)采用CFD计算与船模试验研究紧密结合的先进设计技术,对线型进行了优化设计,使该船的耐波性指标能与溢油回收机的适应海况相匹配,提高了溢油回收作业率; (4)该船的安全防护系统采用了经济适用的概念进行设计,简化了设备配置; (5)实施了全船建造精度管理和变形控制,有效提高了分段无余量制造、无余量搭载,实施了单元模块化技术,提高了预舾装率,缩短了建造周期; 本项成果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ZL201220674291.9一种消油剂喷洒装置)。 本项成果发表论文1篇:《用于溢油回收的“南海环保工作船”的设计》,船舶设计通讯(2012年(131))。 通过南海环保工作船的研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广州中船黄埔文冲造船有限公司积累了海上溢油回收船的研发和建造的关键技术,同时在成功建造了南海环保工作船的基础上,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又联合广州中船黄埔文冲造船有限公司中标了中海油两型三艘8000HP深水环保工作船的设计和建造任务。目前船型处于1型2艘交船、1型待建阶段。 溢油回收船作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和防止船舶溢油必须配套的应急装备,是保护海洋环境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因此项目应用前景广阔。
姓名: 陈姝玲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rnd@sdari.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