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高精准湿地遥感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0

登记号:G20200870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遥感监测 湿地 资源调查 生态保护

绿色分类:生态安全监管;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高精准湿地遥感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200870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生态安全监管; 项目关键词: 遥感监测  湿地  资源调查  生态保护  
推荐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该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地球自然资源调查科学技术,代码:41510。围绕上海特大城市湿地精细化管理与基础生态空间保障等重大需求,利用卫星航空地面多平台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雷达遥感和地面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了高精准湿地遥感集成技术和方法,快速系统准确地解决了上海湿地资源现状和动态信息掌握不精准、不系统、不全面等难题,为湿地资源调查监测、规划评估和保护修复等重大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2006年起,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3家单位共同完成《高精准湿地遥感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通过技术整合、联合攻关和自主创新,突破以下4项关键技术:(1)针对河口潮滩沉积动力显著动态和难以准确测量难题,创建了河口湿地潮间带与浅水地形雷达遥感模型反演方法及技术,创新了高分辨潮滩地形精准扫描和岸滩空间演变分析技术。浅水地形误差精度控制在10%以内,潮滩地形水平误差不超过2厘米,垂直误差不超过10厘米,突破了长江口潮滩地带地形遥感测绘的技术瓶颈。首次精确测量得到上海河口海岸区域-6米以上自然湿地面积29.67万公顷,占上海湿地78.72%,该成果已应用于上海2020年湿地面积总量目标管理。(2)针对特大河口城市区域湿地破碎化趋势,湿地生态空间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化保护难题,创建了河口海岸区域湿地高分辨遥感精准定界和智能判别分类技术。湿地水陆边界识别空间精度由国家标准的15米提升至1米,分类识别精度由国家标准的85%提高到95%。已全面应用到上海市第二次国家湿地资源调查,全市湿地动态监测由五年一次提升为每年一次。首次精准查清上海湿地总面积为37.70万公顷,湿地率是全国的近10倍。人工湿地为5.79万公顷,比10年前增18倍。(3)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河口海岸区域湿地植被影响及动态监测重大需求,项目创建了湿地水生植物高光谱与遥感融合识别技术、潮滩盐沼植被光学和雷达遥感精准识别技术。湿地植被识别准确率相比国家标准提高了15%。首次精准调查清楚全市湿地植被面积2.31万公顷,查清了潮滩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扩散和治理控制动态。(4)首次制定了适用于河口海岸区域的高精准湿地遥感集成技术监测体系,完善了基于海岸带浅水地形的河口湿地分类界定标准,创新了潮间带森林沼泽湿地类型划定技术标准。应用该集成技术体系,查清上海5类14型湿地资源动态,评估区划了33处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区,制定了13块国家和市级重点湿地,划定了29个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湿地修复地,发现上海湿地保护率达到32.7%。该项目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1项,技术规范3份,编制各类技术研究报告30余份。成果应用到20多家事业单位,河口湿地数据已纳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培养研究生30余名,为15家单位培训200余名技术人员。

姓名: 田波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5-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电子邮件: szxiong@kj.ecnu.edu.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