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长江口相对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及应对关键技术

0

登记号:G20200878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水利工程;

关键词: 长江口 相对海平面上升 河槽冲淤 桥墩冲刷 防汛安全

绿色分类:自然灾害应急防控;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长江口相对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及应对关键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00878 学科分类: 水利工程;
绿色分类: 自然灾害应急防控; 项目关键词: 长江口  相对海平面上升  河槽冲淤  桥墩冲刷  防汛安全
推荐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该项目属地理学、海洋学和水利工程交叉领域。应对海平面上升灾害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前沿性难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其难点在于海平面上升诱因与幅度预测和影响程度的不确定性。为此,团队在上海市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支持下,经过十余年的联合攻关,统筹航道、城市防汛与供水等安全需求,以保障城市安全为目标,创建了长江口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评估和应对的理论、技术体系,为提升城市公共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创建了水文序列分析-数值模拟-动力地貌原型观测的长江口海平面变化复合分析技术。在IPCC系列评估报告有关海平面上升3个诱因(气候变暖、构造沉降和城市开采地下水)基础上,通过动力地貌原型观测,发现并率先增加了三峡大坝和河口工程2个因素对长江口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值;预测了未来20年上升幅度;同时发现了长江口相对海平面上升导致潮区界上移现象。2.发现了海平面上升与重大水利工程叠加对长江口航道安全影响特征。构建了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测量了河口主槽和跨江大桥主墩周边动力地貌,发现了床面巨型沙波、强潮流作用下桥墩不对称“双肾”型冲刷地貌、主槽拦门沙向下游移动规律;预测了未来海平面上升与来沙减少叠加作用下桥墩冲刷加剧、拦门沙向陆移动将影响水上航行安全。3.研制了岸滩原型观测-模型预测-长效保障的上海市应对海平面上升防汛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发现了河口潮型响应海平面上升规律和岸滩侵蚀特征;创建了基于海平面上升的长江口及其近海三维水动力与黄浦江水系和崇明三岛水系共4套感潮河网一维水动力的耦合模型,评估了海平面上升对沿江沿海及14个水利分片防汛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防汛标准修订值和构建盐沼—牡蛎礁的绿色海塘防护工程措施方案4.研发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创建了青草沙等三大水库3套水量水质模型,评估了海平面上升对水库取供水安全标准6大指标的影响,提出了未来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应对措施;研发了人口增长、来沙减少和海平面上升叠加下上海市需水系统动力学模型、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模型及预警系统。5.编制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上海行动指南。提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城市给排水工程与防护工程更新升级方案;制定了考虑海平面上升因素的海平面监测预警系统和城市安全与转型发展并重的中远期行动计划,已引起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部分已实施。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论文11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成果已应用于上海市水务部门《上海市海塘规划(2011-2020年)》(沪府[2013]88号文)和国家防总《长江口咸潮应对工作预案》(国汛[2015]1号文)、上海市国土规划部门有关地面沉降防治的重要文件的制定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长江岸滩防护及大桥主墩维护、水源地保滩等方面,有力保障了上海市涉水公共安全,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且巨大。

姓名: 程和琴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5-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电子邮件: hqch@sklec.ecnu.edu.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