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河口的影响研究

0

登记号:G20172678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区域环境学;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连续水动力系统 防潮标准 供水标准 航道拦门沙

绿色分类:生态安全评价;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河口的影响研究
成果登记号: G20172678 学科分类: 区域环境学;
绿色分类: 生态安全评价; 项目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连续水动力系统  防潮标准  供水标准  航道拦门沙
推荐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该项目属地球科学(含地理学、地质学、海洋学)和水利工程交叉领域。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灾害是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界面临的、一系列国计民生重大基础工程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综合开展自然、技术和社会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迄今国际社会尚无成功解决实例。该项目在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以上海这一国际超大型城市为案例,以现场取样和历史实测资料为基础,创建或采用多种数学模型技术,系统分析和评估了未来海平面上升与社会经济发展叠加作用对城市防汛、除涝和供水安全标准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及行动指南。主要创新性贡献如下: 1.率先提出了长江河口海平面变化复合分析技术。从流域—河口—海洋连续水动力系统角度,揭示了长江河口吴淞潮位记录中的理论海平面上升、城市地面沉降、河口深水航道整治与促淤围垦工程雍水的复合效应,修正了上海市相对海平面上升预测值。 2.揭示了长江河口航道拦门沙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机制。分析了各主要汊道拦门沙-10m滩长、滩顶水深、滩顶位置对海平面上升、流域与河口大型工程的综合响应机制和演变趋势,为深水航道整治和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3.修订了上海市防汛(潮)标准。揭示了上海沿江沿海潮型响应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创建了长江口及其近海三维水动力模型,评估了海平面上升对上海海岸防护、海塘防汛、区域除涝等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30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代表站海平面上升幅度和速率;首次模拟了海平面上升对典型丰、平水年沿江沿海潮流、波浪和海岸防护的影响;分别构建了黄浦江水系及崇明三岛水系的4套感潮河网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同步开展了海平面上升对十四个水利分片内防洪除涝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上海市防汛除涝标准水位的修订值,以及工程及非工程应对措施。 4. 构建了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取供水安全模型和预警系统。首次建立了长江口水源地陈行、青草沙和东风西沙三大水库零维水动力与水质(氯化物)模型,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对取供水安全标准6大指标的影响;首次计算分析人口增长、来沙减少和海平面上升等三种风险因子叠加作用下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风险,研制了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预警系统。 5.提出了上海市行动指南。在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近、中、远期上海行动指南。 该项目在海平面变化理论和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河口三角洲地区超大型城市应对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灾害提供了重要案例,丰富了地球科学和水利工程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篇,培养硕博士及工程师等10余人,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成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上海市海塘规划(2011-2020年)》(沪府[2013]88号文)、《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制定《长江口咸潮应对工作预案》(国汛[2015]1号文)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也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曾获得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
姓名: 齐晴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qqi@admin.ecn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