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标准化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

0

登记号:G20172537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卫生检验学;食品检验学;

关键词: 标准化 检验检疫 食品化妆品 危害因子 制度创新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标准化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
成果登记号: G20172537 学科分类: 卫生检验学;食品检验学;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标准化  检验检疫  食品化妆品  危害因子  制度创新
推荐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标准,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预防医学与检验检疫监管领域,我国食品化妆品进出口量每年20-50%递增,发达国家频频构筑TBT技术壁垒,限制我国食品化妆品出口(仅上海口岸平均年出口食品20万吨、货值达7亿美元);同时国境口岸疫情报告层出不穷,例如德国“毒黄瓜”事件、化妆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国家发展大战略在上海首先落地,为满足“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快速通关处置技术及执法把关服务的要求,亟待要求加大检验检疫技术与监管制度创新。 创新内容及特点:(1)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04、单增李斯特菌、南美白对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等多种致病菌,建立了快速检测与鉴定关键技术;(2)针对转基因成分玉米MON863品系等多个转基因成分,研究开发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体系。(3)建立了辐照食品鉴别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关键技术,填补了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的空白。(4)集成运用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高通量灵敏度前沿技术,创新实现了食品中500多种农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检测与确证关键技术及其标准化;(5)基于云平台的双二维码技术及信息融合技术建立了食品化妆品质量可追溯关键技术及其及安全溯源监管体系,提高产品安全监控全面性与前瞻性。(6)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创新与可复制推广。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和发展特点,创新了食品、化妆品“通报通放”、“快检快放”、“即查即放”等监管模式,研究制定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制度。 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期间,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提高了检测技术能力和检验监管水平。(1)制定的技术标准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服务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2-2014 年间,在上海口岸为2050万吨、货值498亿元人民币的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提供检测服务,每年为国家节省资金650余万元,帮助企业创汇620余万美元。(2)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防控方案得到质检总局的重视,为突发疫情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3)成功处置了国际邮轮疫情事件,增强了国境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4)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分析,为重大国际性集会活动卫生安全提供保障;(5)防患未然:食品化妆品中有害因子的监测与风险评估预警,及时上报国家发布预警通告。 本项目目前已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成果41项,其中已经获得授权专利10项、已申请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试剂盒2项、仪器设置2项;制订了技术标准21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9项、地方标准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1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209次,参编论著3部。 经专家鉴定、科技查新咨询检索及院士评价推荐,本项目所建立关键技术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形成的相关检测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检测技术空白,创新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检验检疫监管制度,项目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姓名: 顾胜军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syjddgsj@sina.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