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婴幼儿配方食品关键检测技术及溯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0

登记号:G20171996

所属行业:

学科分类:食品检验学;卫生检验学;

关键词: 致病菌检测 婴幼儿配方食品 质谱分析 蛋白组学 溯源体系

绿色分类:资源监管;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婴幼儿配方食品关键检测技术及溯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996 学科分类: 食品检验学;卫生检验学;
绿色分类: 资源监管; 项目关键词: 致病菌检测  婴幼儿配方食品  质谱分析  蛋白组学  溯源体系
推荐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标准,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食品科学技术领域。近十年来,国产婴幼儿配方食品恶性事件频发,如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导致国外婴幼儿配方食品大举进入。随之带来的不合格批次急增,主要为微生物污染、营养素含量未达到国标要求等。原料及终产品的安全监管及溯源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 2005年前,我国的致病菌检测多采用常规培养,终端检测的模式,检测时间长,而快速检测试剂盒主要依靠进口,价格高昂;配方食品中营养素检测技术单一,全项目分析标准及体系尚未建立。鉴于此,本项目自2005年启动,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支持下,历时9年,完成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关键检测技术及溯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研究。 科技创新点:(1)成功研制了国际领先的配方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沙门氏菌快检试剂盒5套,缩短检测时间至18小时以内,降低单个样品检测费用40%;建立了8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同位素蛋白标记技术(iTraq)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等溯源技术体系,构建了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体系,并得出群发性和散发性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控制点。(2)成功创建了国内首个婴幼儿配方食品致病菌菌种资源库,共计保藏15个种属2000多株细菌;系统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毒力基因相互作用关系等生物学特性;首次在国内外制备了5种致病菌核酸标准样品。(3)成功开发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ICP-OES同时分析分析九种营养元素技术和ICP-MS反应池模式同时分析十二种营养元素的检测技术,实现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营养元素多指标高通量的快速检测,并将该项目纳入AOAC组织的"SPIFAN"国际协同验证。 项目成果:本项目申请国家专利11项,其中授权9项;制订了1项国家标准,20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完成著作1部;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22篇。经查新检索,本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应用推广情况:(1)采用上述先进技术,在国内首次制定了20余项针对乳及乳制品卫生项目快速检测的行业标准,颁布实施后多次应用于国家行政部门对乳粉污染事件的调查工作;在雅培、多美滋等奶粉生产企业中推广,帮助企业监控生产过程及原料品质,确保终产品质量安全。(2)上海口岸率先对婴幼儿配方食品采用"首次进口全项目检测,常规品种周期性全检,风险产品专项检测"的模式,四年间将412批次进口不合格乳粉挡在国门之外(占总批次的1.9%),有力保障了我国进口乳制品安全。(3)2012年成立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婴幼儿营养素检测区域性中心实验室,承担AOAC组织的国际"婴幼儿配方和成人营养元素工作组"(SPIFAN)中25种营养素的国际协同验证实验,最终将形成国际标准由ISO、CODEX颁布实施。
姓名: 顾胜军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gusj@shciq.gov.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