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世博演艺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0

登记号:G20171410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结构设计;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多功能演艺场馆 生命安全 大跨度长悬臂结构 超曲面表皮

绿色分类:可持续建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世博演艺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410 学科分类: 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结构设计;
绿色分类: 可持续建筑; 项目关键词: 绿色建筑  多功能演艺场馆  生命安全  大跨度长悬臂结构  超曲面表皮
推荐单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一.项目背景 世博演艺中心(曾名“世博文化中心”,现名“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居世博核心区,总建筑面积140,277m2,演艺中心定位为多功能现代文化娱乐集聚区,是大型文化建筑综合体,主场馆为18,000座的多功能演艺空间,并设置配套的文化、娱乐、商业、餐饮、观光等设施,世博演艺中心是世博会开、闭幕式的主会场,在世博会期间承担了多项大型演出和活动。世博会后,王菲上海站演唱会、NBA中国上海站、滚石30周年、东方风云榜20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在本场馆中举办,场馆人气与日俱增。2011年、2012年分别举办了128场和95场活动,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亿和1.5亿元,这在国内同类场馆中绝无仅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课题研究结合世博演艺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展开,紧密联系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世博演艺中心设计、建设、管理等角度出发,抓住各个环节的技术难点,通过课题研究为世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世博演艺中心的工程建设中,也可为未来同类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二. 研究内容及主要特点 1 大型观演空间的灵活分隔及多功能使用在国际上鲜有成熟经验,在国内尚属空白,通过研究,使主场馆可灵活分隔为10000、8000、5000座等多种使用模式,成为国内首个可变容量的综合性多功能演艺场馆。 2 世博演艺中心基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面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充分体现了世博永久性场馆的示范作用,本研究也确保了世博演艺中心成为国家最高等级"三星级"的绿色建筑。 3 演艺中心生命安全系统是针对本项目前所未有的独特的多功能复合空间及大规模观众、游客聚散主体开展的。此类建筑尚无先例可循,研究成果为设计提供理论及实际应对依据。 4 超曲面建筑表皮的空间定位和板块划分及固定是建筑设计难点,课题研究三位数字设计技术方法并开发了用于板块固定的专利产品,为类似超曲面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法。 5 长悬臂、大跨度结构给结构设计带来挑战,研究人致振动减振、结构上下限概念应用、环向梁整体设计方法等在项目中得以试验和应用,实现了结构的安全性,支撑使用者的舒适性。 三. 主要成果 课题组通过科研和技术创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课题形成了大型文化观演建筑综合体的建筑、结构、绿色、安全等创新设计技术,有力地支撑了世博演艺中心的建设,该项目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同时,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绿色三星设计评价标识";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国家勘察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AUTODESK联合举办的"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 )设计大赛4 项设计一等奖:新加坡 CITYSCAPE AWARD REAL ESTATE ASIA最佳城市综合体奖;台湾远东建筑"杰出奖";詹天佑奖等奖项,获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姓名: 杨喆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zhe_yang@ecadi.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