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环境影响与机制

0

登记号:G20200762

所属行业:教育

学科分类:环境生态学;

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 元素循环 互花米草 入侵机制 盐沼湿地

绿色分类:湿地生态保护;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环境影响与机制
成果登记号: G20200762 学科分类: 环境生态学;
绿色分类: 湿地生态保护; 项目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  元素循环  互花米草  入侵机制  盐沼湿地
推荐单位:

复旦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成果所属行业: 教育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环境科学技术领域,侧重于环境学中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入侵是全球最棘手的五大环境问题之一,受到全球重视。中国是生物入侵的重灾国之一,其中植物入侵的生态环境影响尤为突出,已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入侵我国的众多外来入侵植物中,来自北美的互花米草最为典型,引入我国40几年,但几乎占领了我国海岸带盐沼湿地的一半,造成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退化、服务功能丧失。本项目主要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即互花米草何以能快速、成功入侵长江口盐沼湿地,以及对本地生态系统有何生态环境影响,以期为该入侵种的管理和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主要原创性成果如下:1、首次发现互花米草入侵中国盐沼湿地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碳、氮库,进一步在全球尺度上首次发现植物入侵与氮循环存在正反馈现象。植物入侵改变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尤其是通过增加氮库(自施肥效应)而产生“入侵正反馈”的现象,美国著名学者R.M. Callaway 称之为 “入侵植物悖论”(invasive plant paradox),并应用本项目的数据在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文进行专门阐述。本项目的成果引出了以氮循环为重点的植物入侵研究新方向,被誉为“近50年生物入侵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2、率先系统阐明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盐沼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物种的生态控制和湿地修复提供了决策依据。本项目全面、深入地揭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土著盐沼生物多样性不同生物功能群(植物、微生物、底栖动物、昆虫和鸟类)的影响,尤其是破坏土著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导致其功能退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该成果为上海实施“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 特大型生态工程提供了关键科学支撑,修复工程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3、发现互花米草成功入侵长江口盐沼的新机制,即通过其从原产地携带的致病内生真菌外溢而导致土著种死亡,取代土著种而成功入侵。互花米草入侵主要是因围垦前的促淤引种而起,引种时可能将致病性内生镰刀菌带入中国,这种真菌外溢,造成土著种芦苇因顶枯病暴发而死亡,从而形成了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广泛分布的新格局。本项目发表SCI论文85篇,被SCI论文他引2841次,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论文他引870次。关于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影响的论文(代表性论文1)被ESI 确认为“高被引论文”,2008年发表后已被Nature、Science等SCI刊物论文他引385次。项目成果为上海崇明东滩实施24km2的特大型入侵种控制和湿地恢复工程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因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本项目负责人于2009年和2016年两次获得了以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二人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与硕士论文奖。以上成绩有力地提升了我国植物入侵生态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姓名: 李博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电子邮件: chengguo@fudan.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