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超大型结构混凝土性能设计及其施工关键技术

0

登记号:G20171746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织工程材料;

关键词: 施工技术 大型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绿色分类:其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超大型结构混凝土性能设计及其施工关键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1746 学科分类: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织工程材料;
绿色分类: 其它; 项目关键词: 施工技术  大型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推荐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标准,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研究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结合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迫切需求,通过强相关多学科联合攻关,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创新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对超大型结构混凝土所涉及的超大体积低水化热混凝土、超高泵送混凝土以及高强混凝土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1、主要科技创新 (1)研究形成超大体积混凝土性能设计及其施工关键技术。研制出超大体积高强度低水化热混凝土,形成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浇筑施工新技术,获2项授权发明专利;研究形成基于温度梯度概念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使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方法更加科学,该成果被大量工程实践所验证,并被新编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采纳;创造了房屋建筑工程超长(121m)、超厚(6m)、高强(C50)、总方量6万m3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成功的世界记录。 (2)研究形成超高泵送混凝土性能设计及其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基于剩余浆体润滑层厚度、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流变学参数等系列混凝土超高泵送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混凝土与输送管之间的摩擦阻力;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之间的同向和异向特性来分析判断新拌混凝土的匀质性和可泵性,形成泵送混凝土匀质性控制方法;针对超高泵送混凝土特性,研制出理论输送压力世界最大的HBT90CH-2150D超高压输送泵,提高了混凝土输送能力;首次研制出Φ150超高压耐磨抗爆输送管,使用寿命较常规管道提高约10倍,相比传统Φ125输送管,混凝土泵送阻力平均可降低30%;成功将C60混凝土一次性泵送至580m高度、C100混凝土一次性泵送至546.6m高度,创造了C60、C100混凝土一次泵送高度的世界记录。 (3)研究形成高强混凝土性能设计及其施工关键技术。创新采用降粘型高效聚羧酸外加剂和微珠技术,形成了C80-C120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关键参数,解决了超低用水量与大扩展度之间的矛盾,研究成果被新编国家标准《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采纳;研发了矿物外加剂复配装置,将粉体液态化,提高了高强混凝土制备质量的稳定性,制备效率提高3倍以上,为其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保障。 2、主要创新技术成果 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新编(修编)国家标准5部、主编地方标准2部;获国家级工法1项;编写专著1部;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3篇;经专家验收和水平检索,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推广应用情况 研究成果在江苏第一高楼(450m)南京紫峰大厦、东北第一高楼(310.95m)沈阳茂业中心、广州珠江城大厦(310m)、上海中心大厦(632m)、宁波第一高楼(256m)宁波环球航运广场、济南绿地普利中心(303m)等国内50多项工程得到推广应用。 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成果通过近3年的工程应用,累计新增产值452800万元、新增利润31696万元、新增税收27168万元,节支总额67928.4万元。研究成果具有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了我国工程建造技术的国际影响力。研究成果符合绿色建造"四节一环保"要求,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姓名: 程金蓉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13801775632@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