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深大基坑工程逆梁顺板叠合成型绿色建造技术

0

登记号:G20172330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起重机械;土方机械;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关键词: 逆梁顺板 深大基坑 梁板叠合 内嵌叠合 绿色建造

绿色分类:可持续建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深大基坑工程逆梁顺板叠合成型绿色建造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2330 学科分类: 起重机械;土方机械;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绿色分类: 可持续建筑; 项目关键词: 逆梁顺板  深大基坑  梁板叠合  内嵌叠合  绿色建造
推荐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土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基坑工程施工主要有顺作法和逆作法,顺作法施工速度快但材料耗费大,不利于环保节能;逆作法节省材料,但施工速度慢且作业环境差。同时,随着基础底板工程体量和厚度的不断增大,最下面一道支撑不可避免位于底板内,给底板回筑换撑施工提出了挑战,目前尚无成熟技术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具有经济性佳、工期短及环境影响小的新型基坑施工技术研究迫在眉睫。 一、主要科技创新 1、提出了深大基坑工程逆梁顺板技术。(1)形成了基坑工程逆梁顺板施工工艺,采用永久结构兼作支撑并将最下一道逆作梁内嵌入超厚底板,达到顺作法与逆作法的最优组合,具有施工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作业环境好、材料投入少、环境影响小等优点。(2)提出了基坑工程逆梁顺板支护设计原理,为类似基坑工程实践提供了设计依据。(3)建立了基于超大型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超长逆作梁设计方法:构建的超长逆作梁变形机理为逆作梁变形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开发的弱时变效应混凝土从源头上控制了超长逆作梁时变变形的发展;提出的分区分段设计方法减少了超长逆作梁承载前的时变变形;研发的轴向变形主动补偿蓄能装置,可对超长逆作梁进行变形补偿,达到位移微差调节和大变形主动补偿的理想效果。 2、提出了基于协同工作性能的逆梁顺板混凝土结构叠合施工技术。(1)提出了适用于超厚基础底板工程施工的内嵌式叠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了底板逆作梁内嵌超厚基础底板共同作用机理,提出了叠合面协同工作节点处理技术,确保内嵌逆作梁与底板能够协同工作。(2)提出了适用于地下室梁板结构逆作施工的叠合施工技术,优化叠合梁板工艺并控制后浇楼板浇筑长度,实现了地下二次成型梁板结构的协同工作,为土方施工创造有利条件。(3)开发出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错动差异变形监测设备,该设备突破了既有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错动差异变形监测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可高效实现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错动差异变形的准确测量。 二、主要科技成果 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6篇;国家级工法3项,市级工法1项。经权威机构查新和专家验收,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居国际领先地位。 三、推广应用情况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究成果在宁波第一高楼宁波环球航运广场、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浦西第一高楼上海北外滩白玉兰广场、上海虹口商城等城市密集区的深大基坑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体现了新型基坑施工技术的综合优势。研究成果形成了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提出了综合指标领先的基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带动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取得了节材环保的绿色施工效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姓名: 潘如莉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panruli@scgtc.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