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基于精细化管控理念的地下工程建造风险数字化自动监控技术及装置

0

登记号:G20200750

所属行业:建筑业

学科分类:地下工程;

关键词: 数字化 地下工程 精细化 自动监控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基于精细化管控理念的地下工程建造风险数字化自动监控技术及装置
成果登记号: G20200750 学科分类: 地下工程;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数字化  地下工程  精细化  自动监控  
推荐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成果所属行业: 建筑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本项目在上海市国资委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013027)的支持下,基于施工精细化管控的理念,开展了中心城区复杂环境下地下工程建造风险数字化自动监控技术及装置研发。成果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 针对现阶段地下工程施工中围护结构及邻近既有设施形变监测覆盖面小、海量数据无障碍传输困难、测试成本高等不足,创新性研发了地下围护结构及邻近既有雨水管形变的数字化全时自动监测装置及方法,形成了基于支护体系及邻近设施安全的地下工程建造风险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了地下工程建造风险的全天候在线值守、全时段数据传输、全自动检测分析和全终端结果共享的智慧化监测。2. 针对地下工程施工中常规水准量测技术测量覆盖面小、自动化程度低、数据反馈不及时等不足,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结合地下工程安全建造风险,创新性研发了基于结构本体安全的地下工程建造风险三维扫描自动化测量及虚拟拼装技术,实现了地下工程施工全断面以及结构构件安全性态的高精度检测与监测。3. 针对常规监测方法下地下工程支护体系形变监测数据滞后从而造成工程处置困难的特点,结合支护结构形变全自动实时监测系统和轴力实时补偿技术,借鉴自动控制理论,创新性研发了基于支护体系稳定的地下工程建造风险控制技术,实现了中心城区敏感环境下及时、有效、精准地控制支护体系的变形。4. 针对地下工程中混凝土材料常采用“先浇筑,后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缺乏时效性和代表性,难以实现混凝土质量实时监测与评估的不足,创新性研发了基于地下工程材料安全的混凝土强度早期检测评定技术,实现了混凝土温度的实时精确监测,强度的未运先测、未用先知、未检先明。5. 针对地下工程建造风险精细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管控的需求,通过全自动实时监测技术、信息化数据采集和管理技术、智能预警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深度融合,研发了地下工程建造风险数字化信息智能管控平台,有效解决了中心城区多条件约束下的地下工程建造风险管控难题。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11篇。项目成果经检索查新和专家验收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应用于星港国际中心项目、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10-3、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等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累计新增产值113.50万元、新增利润34.05万元,推进了地下工程建造风险全时自动化监测及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地下工程建造风险信息化、智能化管控能力,为新一轮的上海城市更新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储备。

姓名: 吴小建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666号
电子邮件: 444105838@qq.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