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绿色电镀技术及应用

0

登记号:G20170885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保护工程;

关键词: 应用 技术 绿色电镀

绿色分类:环境友好材料利用;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绿色电镀技术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0885 学科分类: 环境保护工程;
绿色分类: 环境友好材料利用; 项目关键词: 应用  技术  绿色电镀    
推荐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领域,列入上海市科委重点、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计划。 电镀过程对现代制造业起重要作用,是现代经济生产的重要环节。然而,工件电镀后,均需漂洗,要消耗大量水,且污染严重,电镀是全球三大污染产业之一。近年发达国家的电镀产品已转移到我国代加工,全国电镀行业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立方米,废水中的重金属对环境影响极大,要做到达标排放,需很高的处理成本。另外,用常规的电镀技术,镀层厚度均匀性误差等于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幅度提高镀层耐磨性和控制大面积工件镀层厚度均匀性是当今世界电镀行业的难题,由于镀层厚和厚度不均匀导致电能和金属材料的极大浪费。开发环保、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的绿色电镀技术已成为世界电镀行业的一个热点。 本项目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不是处理废水,而是从源头设计,不产生电镀废水;开发新型镀层和电镀技术;为电镀行业提供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效益融为一体的绿色电镀技术。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废水处理的创新:首创了电镀漂洗废水无排放工艺及设备,适用于所有的电镀工艺,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采用首创的先进雾化反喷射清洗技术和自然浓缩回收技术,使清洗水量为常规工艺的3%,与电镀槽中水蒸发相平衡,并把清洗带出的镀液全部回用,达到了电镀漂洗废水无排放。2、镀层的创新:将稀土(RE)和纳米技术与电镀技术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了镀层的耐磨性,从而可大幅度减小镀层的厚度,即可大幅度节约电能和金属材料,发明出含微量稀土的新型稀土复合镀层和稀土合金镀层:Cr-RE、Ni-RE、Cu-RE、Ni-Cu-RE、Pd-Cu-RE、Ni-Mo-RE、Ni-RE-TiB2、Ni-TiB2-RE2O3等系列镀层。如Ni-TiB2-Dy2O3复合镀层的磨损量是镍镀层的1/9,新型的铬镧镀层的磨损量为铬镀层的1/2.25。3、电镀技术的创新:首创了可控组合式多电极系统高速电镀技术及设备,通过大面积电极的分区和独立控制,实现各区电流密度的均匀分布,镀层厚度均匀性误差≤27%,解决了由于镀层厚度的不均匀导致电能和金属材料的浪费问题。首创了"钢带镀铬(镀锌)漂洗废水无排放高速电镀自动线",可镀1.2米宽的钢带;走带速度为0~6米/秒,采用高速镀铬(镀锌)工艺,仅需5秒即可镀出合格镀层;生产线运行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操作非常稳定和方便。 本项目成果已在浙江创业钢带有限公司、宿迁三鹏工艺处理有限公司、上海亚南化工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博鹤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市津南区白塘电镀厂、天津市万华车料责任有限公司、唐山金亨通车料有限公司、靖江市永固轿配涂装厂等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期间获得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授权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EI收录3篇。据目前所统计的2个应用企业,近三年的新增产值24.9305亿元、利润2.4613亿元。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水平检索报告指出,本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可保护环境、提升我国电镀行业的技术实力和水平。
姓名: 潘嘉祺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panjiaqi@sit.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