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0

登记号:G20180447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环境学;环境工程学;

关键词: 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 全负荷催化脱硝 多场强化细颗粒物/SO3脱除 高效脱硫协同除尘

绿色分类:大气污染源头防控;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80447 学科分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环境学;环境工程学;
绿色分类: 大气污染源头防控; 项目关键词: 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  全负荷催化脱硝  多场强化细颗粒物/SO3脱除  高效脱硫协同除尘  
推荐单位:

浙江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初期阶段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合资合作,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一、技术名称: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二、适用行业:电力

、适用范围:适合新建及在役燃煤发电机组、中小热电联供机组

、技术内容

该技术采用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包括高效全负荷催化脱硝、多场强化细颗粒物/SO3脱除、高效脱硫协同除尘等关键工艺技术和系统,实现燃煤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6%条件下)分别不超过5 mg/Nm3、35 mg/Nm3、50 mg/Nm3、3 μg/Nm3 。如高效全负荷催化脱硝技术,采用多活性中心催化剂提升了抗交变中毒、低温活性、协同氧化汞等性能,实现电站锅炉在35%BMCR低负荷时脱硝效率仍达85%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50mg/Nm3,同时实现单质汞的高效氧化,氨逃逸小于3 ppm;多场强化细颗粒物/SO3脱除技术,通过温-湿系统调控干式、湿式电除尘等关键装备性能,强化PM2.5及SO3气溶胶的脱除,实现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5 mg/Nm3(最低可达1 mg/Nm3以下),SO3协同脱除效率达到90%以上;高效脱硫协同除尘技术可实现脱硫效率99%以上,协同除尘效率70%以上,并实现二价汞的捕集和稳定化;针对系统优化运行问题,建立了多断面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及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可实现超低排放系统的智能调控。

、减排效果

采用该技术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浓度与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相比,排放浓度分别降低83 %、50 %、67 %以上。

、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

该技术在小型燃煤锅炉上成功应用后,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嘉兴嘉华电厂1000MW大型在役燃煤机组上完成了工程示范,实现了燃煤机组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监测数据表明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指标远低于排放限值。目前,该技术已实现从中小热电机组到1000 MW燃煤电站机组的规模化应用。

、投资与运行成本估算

投资成本因改造范围和条件不同会有差异,以典型1000MW燃煤机组为例,在役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单位投资约为163元/kW,单位发电量运行成本增加约为0.01元/kWh;新建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的单位投资约为255元/kW,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燃煤机组相比,单位发电量运行成本增加约为0.005元/kWh。

、成果转化推广前景

目前,该技术已辐射全国,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近年来,在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加快行业优化升级的客观需求下,我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进程不断加快,预计2020年,我国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而“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及相关国家战略的逐步落实实施,也为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服务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新空间和新动力。


姓名: 成果录入人员4 性别:
出生日期: 2018-05-16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