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基于电缆剩余寿命评估的提升大都市电网互联能力研究

0

登记号:G20173139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电气工程;

关键词: 剩余寿命 电缆 载流量 增容 大都市互联能力

绿色分类:能源互联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基于电缆剩余寿命评估的提升大都市电网互联能力研究
成果登记号: G20173139 学科分类: 电气工程;
绿色分类: 能源互联网; 项目关键词: 剩余寿命  电缆  载流量  增容  大都市互联能力
推荐单位: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1、科学技术领域 本项目属于高压电缆运行分析领域。 2、主要内容、特点 开展电缆剩余寿命和电缆增容技术研究,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在运电缆的使用寿命和载流量,全方位提高大都市电网电缆供电的可用能力。 (1)高压电缆剩余寿命研究 为充分利用电缆的使用寿命,通过广泛采集样本、大量实验室检测和建模分析,研究电缆剩余寿命预测技术。 采集不同老化程度、敷设方式、厂家、负荷、电压等级的共213根电缆样品,测试了活化能、起始分解温度、拉伸强度、羰基指数,还进行了加速热老化实验、交流击穿电压、介电谱分析、水树观测、拉伸实验、FTIR、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热老化实验等,使用SAS专业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反映电缆宏观性能变化的主要特征量。在国内首次使用多参量提取的方法进行剩余寿命评估,大幅度提升电缆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 (2)高压电缆增容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为充分发挥电缆的输送能力,开展了电缆载流量的模型研究、工程实施、监控验证工作。 针对上海电缆主要工况,为电缆及敷设环境建立了暂态电缆邻近传热学模型,可计算各种初始状态和持续时间下的载流量,预测电缆导体温度场,并将理论模型和国际专业载流量软件进行了计算比对,还将模型拓展为对整个通道容量的优化。 3、推广情况 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大型电缆老化评估数据库,对上海电网运行25年以上的老旧电缆进行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检修和技改策略,充分利用老旧电缆剩余使用寿命,节约地下通道资源。 上海高压电缆的敷设方式排管多于隧道,电缆增容研究成果分别在隧道和排管电缆上进行了工程实施和监控验证。其中排管敷设的220kV闸蕴2268电缆进行了3年的增容运行,实现了超设计容量运行,实际负荷比原限额增容20%。由于220kV增容运行,闸电燃机电厂的开机时间大幅减少,年发电量减少33905万千瓦时,节约燃料成本4.2亿元,而且大幅降低了区域大气污染。
姓名: 姜芸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jiangyun@sh.sgcc.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