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电网输变电设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0

登记号:G20172066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

关键词: 输变电设施 气象条件 防灾减灾

绿色分类:能源监测与评价;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电网输变电设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066 学科分类:
绿色分类: 能源监测与评价; 项目关键词: 输变电设施  气象条件  防灾减灾    
推荐单位: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超高压输变电设施运行维护技术领域。 本项目是关于自然环境灾害对输变电设施影响及应对措施的体系性研究。立项目的为提高输变电设施抵御灾害性环境条件的性能、实现在线监测和气象环境风险预警相结合的设备状态监控、提高电网应对灾害性气候环境的效率为目标,使输变电设施在灾害性气候环境中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运行维护目标更为明确,电网调度的安全评估更贴近设备现状。项目研究采用课题群研究方式。 针对台风灾害开展了基于气象预报的线路台风故障风险预警研究和输电线路抗风研究;针对雷击开展了基于线路走廊落雷统计的雷击线路风险预警研究;针对覆冰开展了覆冰预警、杆塔抗冰研究和覆冰在线监测研究;针对污秽开展了线路污闪风险预警研究、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污技术研究;针对地震灾害开展了特高压输电塔、变电站电气设备抗震研究。开发了输电线路"导线覆冰预报及冰情监测告警系统"、"基于气象环境的输电线路故障风险预警系统",并在最终开发建设"华东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时将三者整合为一体,实现了在线监测和风险预警相结合的输变电设施防灾技术应用。 首次完成多参量的线路虚拟现实监测技术研究;完成基于OPGW通信的数据安全接入;完成基于风洞试验的塔线体系风致耦联振动特征研究,发现了输电塔-导线间风荷载传递路径及耦联内共振所致动力破坏机理,形成了杆塔抗风抗冰加固改造技术措施,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屈曲约束支撑;首次完成了真实变电站耦联设备地震模拟实验以及大型变压器震害机理实验并提出了抗震设计方法和改进建议;首次发现了特高压八分裂导线间风荷载屏蔽效应并大大降低了风荷载;首次建立了网格化的高分辨率的气象参数传输机制,根据区域网格风速、风向预报数据来预先给出故障风险线路集的算法模型,完成基于地面落雷数据来预判雷击跳闸风险线路集的计算模型。 研究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另有2项发明专利申请已受理中。项目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73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收录论文共计37篇),部分内容参与完成编写专著2部。 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华东电网输变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电网调度的安全性评估,保证了华东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本项目开发的基于气象环境参数的输电线路故障风险预警模型,对于支撑电网调度的安全预案制定工作,指导线路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该项目研究成果还应用于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变压器制造领域。项目研究开发的导线覆冰预报及冰情监测告警系统是冰灾防治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实时预测和监测输电线路导线的覆冰情况,并根据线路的具体结构进行告警,为输电线路在冰雪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项目开展的线路杆塔抗风、抗冰技术研究、变电设备抗震研究,输变电设备污闪研究也是保障安全输电、供电,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技术手段。本项目对"绿色电网、一流企业、和谐社会"的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经济及社会效益可观。经专家验收,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姓名: 宋平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songp@sh.sgcc.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