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动汽车柔性智能充电关键技术及应用

0

登记号:G20200420

所属行业: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学科分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能源互联网 充电基础设施 柔性智能充电 电网友好

绿色分类:清洁交通;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动汽车柔性智能充电关键技术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200420 学科分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绿色分类: 清洁交通; 项目关键词: 电动汽车  能源互联网  充电基础设施  柔性智能充电  电网友好
推荐单位: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先进能源技术领域的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方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交通领域的电能和清洁替代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对充电设施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面对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革新需要、电动汽车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应用需要,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为电网提供支撑的技术需要,本项目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联合攻关9年,取得了集技术、装备、应用于一体的系列成果,主要创新如下:1)在支撑网-站-桩-车分层互动的关键设备与柔性控制策略方面,提出了基于群充群控柔性功率自动分配技术的优化调控策略,开发了柔性自动功率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站内分布式有序充电策略,实现充电收益与电网峰谷差协同优化,降低群体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开发了一种双风冷散热的新型IP65等级充电设备,实现设备安全免维护运行;研发了一种可双向充放电的充电桩,实现了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节的辅助功能。2)在基于“互联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技术方面,提出了交通电力信息融合的主从博弈充电引导方法与充电导航策略,从运营商和用户两方面提高充电经济性;研发了基于电池老化模型的电动汽车电池状态智能诊断技术,通过实时电池状态监测提升用户用车便利性;开发了充电桩远程故障诊断与实时状态监控技术,提升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安全性。3)在作为能源互联网能源节点的风/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关键技术方面,开发了风/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储能系统设计和模块化层级能量管理系统;提出了基于储能状态多重反馈及等效电阻功率缺额动态补偿的一体化电站能量协同调度策略;建成了实现需求响应的一体化电站示范平台,实现了一体化电站的经济、稳定运行,提高了电网新能源发电消纳水平。项目获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项,编制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EI论文9篇。项目成果鉴定意见:“项目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群充群控功率柔性自动分配及风/光-储-充能量协同调度技术、泛在物联网环境下的电动汽车安全高效充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安驰绿地等 40 个充电网点、上海新桥光伏储能公共快充站等 228 座城市公共快充站和高速快充站,并在京港澳等高速公路服务区 312 座快速充电站、全国 120 座城市快速充电站得到了推广应用。截止2018年底,累计生产采用本项目技术的快充系统7800余套,市场占有率超过30%,新增销售额82016万元,新增利润6461万元,新增税收2199万元;新增售电收入及光伏上网收益共9402万元,新增利润2344万元,新增税收1296.4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成果推动了电动汽车充电装备行业技术进步,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促进了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了电动汽车及能源互联网产业规模化健康有序发展。

姓名: 冯冬涵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1122号
电子邮件: zhangqq@sh.sgcc.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