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工业建筑低碳节能关键技术及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

0

登记号:G20172305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关键词: 工业建筑 低碳工业园区 太阳能利用 智能管控 浅层地热

绿色分类:可持续建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工业建筑低碳节能关键技术及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305 学科分类: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绿色分类: 可持续建筑; 项目关键词: 工业建筑  低碳工业园区  太阳能利用  智能管控  浅层地热
推荐单位: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 工业园区不仅是国家和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样是能源消耗、碳排放以及环境问题的集中区域,建立具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征的低碳工业园区是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清洁能源在工业园区中规模化应用存在技术瓶颈,工业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尚未建立,工业园区能源管理方式亟需由粗放型向精益化转变。因此,上海市科委责成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和上海电气临港重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开展《工业建筑低碳节能关键技术及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研究,以推动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本项目研究成果促进了《关于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落地执行,通过低碳节能技术在临港产业园区的规模化应用,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技术创新成果: 1、领先创建工业建筑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集成技术体系,有效推动工业园区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 提出了工业建筑安装屋面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结构技术及连接处理措施,厂房布局、地埋管设计、空调末端一体化设计策略以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热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对相邻厂房同时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相互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为清洁能源在工业园区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2、率先提出工业建筑低碳建设关键技术,全面实现围护结构节能保温及结构体系优化 建立了适合于工业建筑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体系,制定了建筑物气密性检测方法,提高了围护结构保温效果,降低了工业建筑能耗。此外,提出了工业建筑重吨位吊车梁系统、钢管混凝土四肢柱肩梁等关键构件节材优化设计方案,降低了工业建筑建设过程材料用量。 3、首次研发智能能源管控系统,大力促进低碳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研发了智能能源管控平台系统,发明了产业园区供能调度系统、生产用能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实现对生产及运行能耗监控与系统优化调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工业园区能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助力低碳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 推广应用: 1、本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主编技术导则2部,参编国家标准1部,发表论文10篇,其中被EI录用1篇。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上海电气临港工业园区2平方公里范围内50%以上的工业建筑中实现了规模化推广应用,示范的技术包括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低碳建设以及智能能源管控技术,建成了国内单幢建筑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并网1.0兆瓦电站,屋顶太阳能电池板铺设面积约1.3万平方米。近3年节约标准煤5450.4吨,减排二氧化碳13461吨,实现新增利润1596万元,随着运行费用的减少,可实现工业园区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及碳排放的降低。 2、本技术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建筑及工业园区。2013年上海市存量厂房建筑面积23062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平方米,若全部采用低碳节能建设技术,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2万吨,经济环境效益明显。若将本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至全国工业园区中,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环境效益。
姓名: 古小英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guxiaoying193@163.com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