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超超临界机组节能环保系列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0

登记号:G20190293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能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节能环保 超超临界

绿色分类:其他节能产品;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超超临界机组节能环保系列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90293 学科分类: 能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节能产品; 项目关键词: 节能环保  超超临界      
推荐单位: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基建阶段自主研发和实施了一大批创新节能环保绿色技术,2008年投产就取得了287.44克/千瓦时的世界领先水平,当时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随之而来的是各方关注与道贺,同时也伴随着疑问,外三的煤耗是真的吗?是可复制的吗?2008年11月4日,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视察外三后当即表示,应采用市场化的机制,大力推广外三的节能环保技术。遵其指示,2010年10月28日,上海申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推广外三节能环保系列绿色技术。

在推广外三成功应用的节能环保技术的核心技术过程中,不仅针对不同类型机组的具体特点进行技术适应性开发及应用,还根据新的国家政策、业主的具体需求,进行了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本项目成果正是基于不同类型及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包括对现役机组(华润铜山电力有限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进行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应用以及新建机组(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进行的系统优化及节能环保技术综合应用。

1新技术研发及应用:

1)固体颗粒侵蚀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安庆皖江发电公司的锅炉为Π型炉、旁路为40%BMCR容量高低压串联配置,量身定制了固体颗粒侵蚀综合防治技术,避免了汽轮机因受固体颗粒侵蚀伤害而致效率下降;

2)研发中温省煤器技术,实现节能并达到超低排放的低低温除尘,相对国内外其它低低温除尘技术,不仅更节能,且可降低烟风道系统阻力,因此对已选定风机的现役机组,不会存在因风机压头不足而受限的问题。

3)高加疏水系统优化:该技术是基于工程热力学理论的拓展研究,创新地优化了疏水方式,提高了机组经济性;

4)弹性回热升级版技术:项目组联合攻关,根据创新的回热理论及热力系统体系,国际上首次研制出660MW等级具有优化弹性回热抽汽口的汽轮机模块,并成功应用;

5)锅炉单系列辅机设计优化及应用:针对660MW等级机组的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和空预器等主机辅机,采用单列配置的设计,具有降低投资,简化系统及运行维护操作,降低厂用电率,提高机组可靠性等特点。

2、现有技术的适应性开发及应用:

1)针对现役机组,将在外三成功应用的技术,诸如蒸汽加热启动技术、广义回热系列技术、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空预器综合优化技术、凝结水及给水联合调频技术等,根据现役机组的具体特点及业主的不同需求,通过适应性开发,分别成功应用在了不同容量及类型的机组;

2)针对新建机组,将已在外三成功应用的设计理念,例如四大管道设计参数、规格选择等优化、单台100%容量汽动给水泵配置及给水泵组全程调速、给水泵汽轮机汽源配置优化等亦成功应用在660MW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并且,项目组联合攻关,国内首次设计并制造、应用660MW等级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与此同时,将上述已在外三成功应用的技术进一步应用在660MW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形成全系统优化节能环保绿色技术综合应用。

本项目研究技术已获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授权6项,受理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项,发表论文5篇,其中有2篇发表在ASME会议及国际期刊上。本项目相关研究工作共申报两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并顺利通过验收。

本项目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对于现役机组:

1)华润铜山电力有限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应用本项目研究的部分技术后,根据第三方性能试验结果:80%负荷考核工况下,#5、#6机组的供电煤耗分别下降14.6g/kWh和14.2g/kWh。按两台机组年发电量120亿度电,平均煤耗下降10克,年可节约标煤约17.3万吨。

2)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实施了基于Π型炉、小容量旁路配置的固体颗粒侵蚀防治技术,系统中大量固体颗粒等被冲出。除去向空排放,仅凝汽器收集的重量就超过了40kg,避免了这些固体颗粒物对汽轮机的损害。此外,#3机组专项应用了弹性回热技术,不但解决了低负荷脱硝问题,且在65%负荷的考核工况下,煤耗下降3.3g/kWh。按一台机组年发电量50亿度电,平均煤耗下降2克,年可节约标煤约1万吨。

而对于新建机组: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进行了全系统优化节能环保技术综合应用,根据第三方性能试验报告,额定考核工况下,机组供电标准煤耗达到273.22g/kWh,相较于同类型新建机组额定工况设计供电标准煤耗参考值285g/kWh,降低了11.78g/kWh。按额定工况下平均运行3000小时发电量39.6亿度电考虑,年可节约标煤约4.66万吨。

本项目针对不同容量等级(1000MW、660MW)以及不同状态(新建、现役机组)的超超临界机组的具体特点,前瞻性地开展了一系列节能环保绿色技术创新及工程实践,实现多台1000MW及660MW超超临界机组在节能环保性能方面的跨跃式提升,性能指标全面优于国内外同类型的机组。将极大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工作的技术进步,对火电行业的节能环保工作产生较强的推动作用。(重点描述主要技术创新性、稳定性、绿色属性(改善生态、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等情况)、知识产权情况及归属、投入与产出分析等方面)


姓名: 华洪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徐路1281号
电子邮件: 13918113257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