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软土地基条件下大型复杂地下展演建筑关键建造技术

0

登记号:G20172509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起重机械;

关键词: 抗震 软土地基 复合群坑 地下展演建筑 换撑

绿色分类:可持续建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软土地基条件下大型复杂地下展演建筑关键建造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72509 学科分类: 起重机械;
绿色分类: 可持续建筑; 项目关键词: 抗震  软土地基  复合群坑  地下展演建筑  换撑
推荐单位: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属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近年来地下空间的开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虽然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已发展多年,但在地下大空间复杂结构尤其是地下展演类建筑的基坑施工中,由于空间大、结构体系不规则,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本项目对地下大空间复杂结构关键建造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软土地基大型复杂地下展演类建筑的抗震安全性能评估技术及理论体系: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以加速度、位移、混凝土损伤因子分布为性能指标,全面评估了地下大空间复杂结构的抗震性能和震动特性,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地下大空间复杂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能评估技术及理论体系,对同类建筑的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发表国际论文1篇) 2、敏感环境下的复合群坑施工技术:针对敏感条件下复合基坑群中基坑间多层次的相互关联和嵌套关系给工程施工带来的诸多难题和挑战,在考虑各单体基坑常规施工技术和风险外,重点针对多基坑之间联动效应和叠合影响所造成的综合施工风险进行控制,形成了敏感环境下的复合群坑施工技术。创新采用"分区分阶段承压水控制技术",解决了超大超深阶梯状基坑降水受环境制约性较强的技术难题,确保了异型深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4篇、参编论著1本) 3、复杂地下空间的基坑换撑技术:针对地下大空间复杂结构所特有的室内空间大、楼板缺失严重、结构体系不规则所带来的换撑难问题,在不同施工阶段创新采用空间组合式新型换撑体系,通过临时结构与永久结构的动态结合,确保了施工阶段基坑结构始终处于安全状态。并采用阶梯状基坑底板与支撑结合受力的方式减少了大面积阶梯状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的悬臂受力时间。(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3篇) 项目研究成果形成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8篇,参编论著1本,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询咨询中心检索查新结果(详见附件)以及专家论证意见(详见附件)皆认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系统研究了复杂地下大空间结构抗震评估及关键建造技术,解决了复杂地下空间开发的许多共性难题,对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培养了一批地下空间技术研发团队和工程项目管理团队。研究成果已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海自然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2012至2014年间,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相关工程的推广应用方面共节约成本6000多万元。
姓名: 谷志旺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sj_gcyjy@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