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大型异形深基坑群框架逆作及群坑地下连通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0

登记号:G20200439

所属行业:建筑业

学科分类:地下工程;

关键词: 受限条件下的地下连通道 框架逆作 群坑高低跨顺逆同步建造 主体结构不规则异形深基坑 同层结构大错层

绿色分类:可持续建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大型异形深基坑群框架逆作及群坑地下连通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00439 学科分类: 地下工程;
绿色分类: 可持续建筑; 项目关键词: 受限条件下的地下连通道  框架逆作  群坑高低跨顺逆同步建造  主体结构不规则异形深基坑  同层结构大错层
推荐单位: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成果所属行业: 建筑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其他技术领域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亦向着大型规模化、集中化、造型差异化等方向发展。针对大型且结构不规则的深基坑施工,传统顺作法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扬尘及噪音污染;常规逆作法会受限于出土效率、通风及照明等;地下室同层存在大高差易导致传力不畅、结构受力集中等问题;成片开发深基坑群还存在同步施工相互影响、地下室联通条件受限等问题。基于此,本项目创新提出了主体结构不规则异形深基坑群框架逆作新技术及受限条件下的地下连通道建造技术,形成了成套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并首次应用于结构体系不规则的大型深基坑群中。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坑临时围护排桩体系与逆作框架结构体系连接处理技术,通过构建新型的围护排桩与框架结构之间的结构传力体系,优化了围护截面厚度,弱化了竖向结构连接刚度,解决了围护与竖向结构之间的差异沉降所引起的结构开裂问题,同时保证了结构外墙与逆作框架体系一次成型,避免了逆作框架支撑体系穿越结构外墙而引起外墙渗漏的问题,相对传统逆作法节省造价10%,相对顺作法节省造价30%。2、研发出相邻基坑高低跨顺逆同步建造设计施工技术,通过在顺、逆作基坑相邻边、高低差位置构筑结构过渡传递体系,解决了逆作基坑顶板与地面高差较大所导致的传力不畅问题和相邻顺、逆作基坑标高差异较大导致结构传力不连续的问题,同时结合施工工况的动态调整,实现了相邻基坑不同结构体系存在缺层、大错层情况下的顺逆同步施工,相对传统群坑施工节省工期1/3以上。3、研发了大层高不加撑条件下的围护桩体变形及内力控制技术及同层结构大错层处理技术,通过调整逆作框架结构刚度、坑内土体改良、优化土方开挖工序及增强垫层水平约束,确保了大型框架逆作基坑底层8m大层高不加撑条件下的围护桩变形控制在0.25%H之内。通过对框架逆作基坑整体及大错层局部的有限元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优化,提出了同层结构在大错层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结构转换方案,确保了结构截面高宽受限条件下框架叠合梁和主出土口边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在大高差错层处传力顺畅。4、提出了群坑之间受限条件下的地下连通道设计施工技术,研发了软土敏感环境下的管幕暗挖与地下室结构逆作相协同、有限空间内穿越既有地下室的地下连通道设计施工技术,实现了软土地区通道上覆土存在无法移出的受保护古树、与历保建筑净距仅1m的受限条件下的地下连通道的顺利施工。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16篇,形成工法2项,主编国家标准1项,参编行业标准1项和地方标准1项。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应用于上海森兰外高桥片区30余万m2和云南昆明吹箫巷、翠云里5万余m2的深基坑群工程,新增产值近10亿元,其中近三年新增产值3.5亿元。本技术成果还走出国门,正推广应用于越南Golden-Hill项目之中,极大提升了上海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姓名: 李伟强 性别:
出生日期: 2020-08-27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江西中路406号
电子邮件: 178168480@qq.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