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超高大跨巨型门式结构施工技术及工程应用

0

登记号:G20171380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石料开采加工机械;

关键词: 超高大跨 门式结构 协同变形 桁架法 区间承力

绿色分类:工业节能;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超高大跨巨型门式结构施工技术及工程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1380 学科分类: 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石料开采加工机械;
绿色分类: 工业节能; 项目关键词: 超高大跨  门式结构  协同变形  桁架法  区间承力
推荐单位: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土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巨型门式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建造难度及施工控制要求随其高度及跨度增加越来越高,对既有施工工艺及技术提出了挑战。本项目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形成了超高大跨巨型门式结构施工集成新技术,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建立了超高泵送混凝土收缩徐变时变模型,提出了超高结构竖向时变变形分析方法,形成了超高巨型连体双塔协同变形控制技术,解决了超高双塔结构施工期竖向及侧向时变变形控制难题,为超高连体双塔结构顺利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相关技术成果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1篇。 (2)创新性提出了偏心受荷塔楼侧向变形主动控制方法,量化了悬挑拱门结构预变形调控指标,形成了超高大跨巨型拱门结构悬臂合拢施工技术,有效抑制了拱门结构的附加内力,确保了高空悬臂合拢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相关技术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3)创新性提出了区间承力桁架自适应竖向变形控制方法,消除了桁架之间施工期的相互影响,确保了超高大跨多道区间承力桁架服役期竖向受力性能的相对独立。相关技术成果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4)创新性提出了超高大跨巨型箱式连梁桁架法施工技术,确保了超高空大荷载混凝土结构安全高效施工,同时为实现工期最优的立体化施工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关技术成果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项目研究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7篇(SCI收录1篇)。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与水平检索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验收,均认为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苏州东方之门(高278m、跨度70m)、宁波环球航运广场(高223m、跨度49.2m)、闵浦大桥索塔(高210m、跨度43.8m)等超高大跨巨型门式结构工程中,为应用工程的高效建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项目研究成果实施三年来,累计新增产值156000万元、新增利润4680万元、新增税收5335.2万元,节约资金达105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提升了超高大跨巨型门式结构的绿色施工技术水平,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研究成果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姓名: 李筠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lijun19790612@163.com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