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既有建筑结构诊断和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

0

登记号:G20171075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土木建筑结构;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结构;

关键词: 既有建筑 示范 结构诊断 性能提升 耗能减震

绿色分类:可持续建筑;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既有建筑结构诊断和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
成果登记号: G20171075 学科分类: 土木建筑结构;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结构;
绿色分类: 可持续建筑; 项目关键词: 既有建筑  示范  结构诊断  性能提升  耗能减震
推荐单位: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标准,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土木建筑科学技术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建筑业已逐渐从以新建为主过渡到新建与既有建筑改造并重。随着服役时间延长,既有建筑普遍出现结构性、功能性和技术性退化,结构诊断和性能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本项目针对既有建筑结构诊断和性能提升中存在的诸多技术瓶颈,进行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包括: 1)国内率先提出了基于结构状态检查的安全性评估鉴定方法,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研发了直接采用抗震能力指数法评定既有混杂结构的方法;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普遍采用的空斗墙结构抗震鉴定方法,填补了现行规范体系的空白。 2)提出了既有建筑性能提升的系统化决策和解决方案,研发了多项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关键技术;研发了托换、支顶、监控等改造施工的独有工法,包括后张预应力吊索钢筋混凝土斜拉杆技术、压力灌浆胶结料方法扩大柱截面施工技术、既有建筑改造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等,保障了既有建筑结构性能提升施工的安全和高效。 3)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屈曲支撑系列产品,在芯材构造、约束套筒构造和连接方式等方面较现有耗能减震元件有显著创新。系列产品技术体系完整,已建成年产2500件的生产线,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应用。 4)研发了砌体结构基于性能的加固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工程界的性能指标设定的技术难题,为校安工程实施和震后结构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砌体结构特点,研发了铁丝网水泥砂浆及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空斗墙、钢筋网砂浆整浇层及竹板加固预制空心板、粘贴钢板和螺丝连接钢板加固木梁等多项实用技术,是对现有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的有益补充。 本项目共有技术专利21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主编标准2部、参编5部,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52篇(SCI/EI收录10篇、核心期刊论文38篇)。 本项目解决了既有建筑结构诊断和性能提升中的技术瓶颈,提出了既有建筑性能提升的技术体系,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技术和专利产品。项目成果获得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力学学会、中科院周锡元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叶耀先副理事长、住建部科技委程振华副主任委员等权威机构和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本项目建成防屈曲支撑系列产品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达2500件;研发了关键技术12项、专用施工工法6项;在产、学、研、用密切合作基础上,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研究成果已在和平饭店南楼、上海市校安工程、青年会大楼、青岛四方区筒子楼、东海大楼、杭州天工艺苑、中实大楼、浦东大酒店、南京中心大酒店、申达大楼等300余项既有建筑结构诊断和性能提升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成果应用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 项目成果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产值6.35亿元、新增利润1.01亿元,综合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
姓名: 黄毅明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hym314@163.com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