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陆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

0

登记号:G20230179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学科分类:农学;

关键词: 循环利用 陆稻新品种

绿色分类:生态农林牧渔业;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陆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30179 学科分类: 农学;
绿色分类: 生态农林牧渔业; 项目关键词: 循环利用  陆稻新品种      
推荐单位: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其他 成果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1.技术名称

陆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

2.技术类型

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

3.适用范围

东南亚、南亚、湄公河流域、南美、非洲区

4.技术简要描述

本技术成果重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季节性干旱不可逆转、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化学肥料超量施用背景下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陆稻作为稻作生产的旱生生态型,具有与玉米、小麦等旱地作物类似的旱作生产方式,具有节水、节肥、减排、依赖自然降雨、不局限于灌溉水田、且可与其他旱地作物间套轮作等优点。

5.技术信息

自然降雨量≧400mm、非盐碱、稻作季节日最低温≧22℃、抽穗扬花期连续5日极端高温(日平均)≦30℃且积温≧3000℃

6.商业应用情况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在引进鉴定国内外陆稻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育成系列陆稻品种,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越南、老挝、缅甸等湄公河次流域国家在旱播旱管条件下种植,平均单产6000千克/公顷,高产品种单产达9000千克/公顷,展示出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

7.希望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得到的帮助/支持

一是建议国家对种业“走出去”企业开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工作给予资助。二是建议国家组织企业学习国际贸易法规,防范国际贸易风险。三是将境外研发工作纳入国内项目支持范畴。

8.设备投资

如该技术成果单纯以种子出口形式在目标国使用,前期只需要少量设备设施投资,主要是建设种子仓库、种子包装车间等,投资额一般为500万元人民币以下;如在目标国本地化生产,需要建立专属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种子仓储、加工、包装、检测设施,投资额一般为3000-5000万元人民币。

9.年运行维护费

如该技术成果单纯以种子出口形式在目标国使用,年运行维护费一般为50-100万元人民币;如在目标国本地化生产,年运行维护费一般为100--200万元人民币。运行维护费会受技术产业化应用规模扩大适当增加。

10.投资回收期

按国内种子行业---新品种合作开发投资收益的一般水平概算,其静态投资回收期一般为3年。

11.附加效益

1、在旱地种植,稻谷单产按6000千克/公顷计算,稻谷价值按2元(人民币,下同)/千克,新增稻谷产值12000元/公顷。 2、在易旱水田种植,稻谷按减损750千克/公顷计算,稻谷价值按2元(人民币,下同)/千克,新增稻谷产值1500元/公顷。 3、按肥料节约30%、节水50%测算,可节约生产成本3000元/公顷。 4、按碳减排80%测算,碳交易收益显著提高。 以上测算均为单位面积/年(季)的主要附加效益,总效益=单位面积附加效益×实际应用面积×应用时间(年)。

12.综合效益

根据国内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在获得相同产量的条件下,同比水稻,陆稻可节肥30%、节水60%、甲烷排放减少80%。

13.障碍对技术转移影响等级

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当地居民对该技术的接收程度低投资成本高或投资回收期长。

14.技术成熟度

陆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在国内及湄公河次流域国家基本成熟,目前正在扩大推广应用阶段;在一带一路其他国家,可通过2-3年的系统研究形成熟化技术。

15.技术适用性

本技术适宜于东南亚、南亚、湄公河流域、南美、非洲区域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粮食短缺及干旱国家稻作产区。本技术适宜地区要求:土壤质地中等以上、耕地较平整、稻作生产季节自然降雨量≧400mm或有较好灌溉水源、非盐碱、稻作生产季节日最低温≧22℃、抽穗扬花期连续5日极端高温(日平均)≦30℃且积温≧3000℃。

16.技术稳定性

本技术属农业生产领域,技术稳定性较好。

17.技术安全性

本技术属农业绿色化生产技术领域,使用本技术不会发生二次污染及其它环境、安全事故风险。使用本技术生产的稻米属人类主粮,因此,也不存在市场接受度和上游资源限制等系统风险。

18.技术转移推广障碍

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如:关税、补贴等),当地居民对该技术的接受程度低,投资成本高或投资回收期长。

19.知识产权转让

本技术知识产权属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共有。目前,技术成果所有方正在申请中国植物新品种权。


姓名: 左秀婷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
电子邮件: zuoxt@sstec.org.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科技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