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同步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

0

登记号:G20230136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硅铝基材料同步修复

绿色分类:土壤环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同步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30136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土壤环境; 项目关键词: 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硅铝基材料同步修复      
推荐单位:

肇庆市武大环境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 肇庆) 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广东泉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其他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1. 技术名称

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同步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
2. 适用范围

含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

3. 技术内容
3.1 技术原理
( 1) 发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常温固相反应规律, 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硅铝基材料同步修复的作用机理, 开发了“临界粒径—低碱激发—常温制备” 的固废基环境材料绿色制备新技术。
( 2) 针对重金属阳离子污染、 阴离子污染及阴阳离子多重污染场地开发了高性能环境修复材料, 固结体中的重金属钝化率达到 95%以上。
( 3) 研发了特细固废“射流搅拌强化传质” 技术和泥浆固液射流搅拌成套装备, 修复材料用量降低 30%; 开发了重金属离子晶格钝化的常温化学固化技术, 土壤压实度达到 95%, 综合施工成本较传统技术降低 30%, 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场地安全利用

3.2 主要创新点

( 1) 开发了土壤固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 修复后土壤浸出毒性降低 1 个数量级, 增容比降低 30%, 长期稳定性更优,与国际最先进的重金属稳定化技术水平相当。
( 2) 靶向修复材料与应用装备实现了国产化, 修复成本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 40%。
4. 污染治理或环境修复效果
固结体浸出浓度低于 GB 3838-2002 中Ⅳ类水体限值, 修复后土壤浸出液中 Cr6+浓度<0.05mg/L, As3+浓度<0.1mg/L, Pb2+浓度<0.05mg/L, Cd2+浓度<0.005mg/L, Hg2+浓度<0.001mg/L,修复效果具有长期稳定性。
5. 技术示范情况
该技术已在武汉原染料厂、 大庆石化总厂化工废料填埋场、宜昌田田化工场地、 蒙古国乌兰巴托贮灰场等 60 余项工程中应用, 实现了 1 万亩土地的安全利用, 同步实现污染场地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武汉 CBD 原染料厂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 修复土壤 38万 m3, 该项目场地存在重金属、 有机物以及复合污染, 重金属污染面积为 27261m2, 重金属污染土壤总量为 26.45 万 m3。 经固化稳定处理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经第三方检测, 确认浸出浓度达到修复目标值。
6. 投资估算

以年产100万t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靶向修复材料生产基地为例, 设备投资约 5000 万元。

7. 投资回收期
以年产100万t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靶向修复材料生产基地为例, 项目投资回收期 1 年。
8. 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前景
全国土壤污染面积达 100 万 km2, 其中 70%为重金属污染。该技术突破了污染土壤修复材料与关键装备等瓶颈, 建立了重金属污染土壤靶向修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姓名: 左秀婷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
电子邮件: zuoxt@sstec.org.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