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长江口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研究

0

登记号:G20172775

所属行业:

学科分类:水体环境学;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关键词: 长江口 突发水污染事故 Web-GIS开发技术 快速应急响应 业务化平台

绿色分类:自然灾害应急防控;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长江口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研究
成果登记号: G20172775 学科分类: 水体环境学;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绿色分类: 自然灾害应急防控; 项目关键词: 长江口  突发水污染事故  Web-GIS开发技术  快速应急响应  业务化平台
推荐单位: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项目背景: 长江口是上海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青草沙水库等四大水源地均位于长江口,总供水能力超过1000万立方米/日,供应上海市70%的日常用水。长江口有崇明东滩鸟类、九段沙湿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省市级自然保护区。近年长江口发生的多起溢油事故给城市饮用水安全和珍稀生态资源带来了较大的环境风险。本项目针对频发的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和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的现状,为保障上海市城市饮用水和河口生态安全,研发建立了一套快速响应、准确预报、业务化运行的长江口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平台。 项目研究内容: (1)构建长江口环境信息数据库:油品和化学品理化性质、敏感目标信息、水文气象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显示和模型计算的快速调用。 (2)研发实时运算的长江口水动力模型:自动预测未来长江口流场,供溢油和化学品事故模拟计算快速调用。 (3)基于浏览端/服务端的系统构架和WEB-GIS技术,通过网页实现平台操作,在服务端实现数据存储和运算。 (4)集成开发化学品和油品泄漏事故预测模型,实现各类溢油和化学品泄露事故漂移/扩散和风化过程的模拟预测。 (5)在长江口水域开展应急平台的应用示范。 项目创新点: 项目研发整合了环境信息数据库(EDS)和业务化运行的长江口水动力模型,实现了长江口各类环境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实时预测;本项目以长江口三维流场自动预报模型、溢油模型和化学品泄漏模型为核心模块,基于网络GIS技术和浏览端/服务端(B/S)的系统构架,进一步整合油品、化学品理化参数数据库和水文气象等动态环境数据库,集成开发了实用高效,快速准确的突发化学品和油品泄漏事故预测预报系统。 在长江口历次应急事故的平台模拟预测中,单次溢油事故预测时间小于3分钟,单次化学品泄漏事故预测时间小于10分钟。长江口内污染物着陆带中心位置误差小于2海里,长江口外染物带中心位置24小时预测误差小于8海里。该平台实现了应急事故快速响应、污染污染漂移扩散和风化过程准确预报和自动化、业务化和可视化运行能力。 应用推广情况: 该系统在长江口多次突发水污染事故中得到充分应用,为上海市环保局、海事局等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极大提升了上海市在长江口饮用水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的环境管理水平。目前,该平台已推广应用于江苏省长江段和浙江省钱塘江段和杭州湾。 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本项目建立了一套业务化运行、可快速响应、实现准确预报的长江口突发事故应急响应系统,提升了上海市水环境应急事件的响应和处置能力,降低了突发水污染事故对长江口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域的环境风险,减少了生态环境损失,保障了上海市日常饮用水安全,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可为类似水体应急管理提供技术平台。
姓名: 卢士强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lusq@saes.sh.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