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黄土高原沟壑防控组合土障技术

0

登记号:G20230139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 防控组合土障技术

绿色分类:土壤环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黄土高原沟壑防控组合土障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30139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土壤环境; 项目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  防控组合土障技术      
推荐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其他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1. 技术名称

黄土高原沟壑防控组合土障技术。
2. 适用范围
坡度较小( 低于 25°) 的黄土高原沟壑区、 风蚀水蚀交错区、复合沟壑区、 水土流失区固土集水保肥。
3. 技术内容
3.1 技术原理

基于分流、 疏导、 减缓、 阻隔、 固土、 集流、 保水原则的土基组合土障( 组合堤坝), 采用“梯田—草灌封顶、 坑穴边坡绿化、 组合土障( 堤坝) 锁口” 技术, 沟壑区水土流失完全停止。

3.2 主要创新点

( 1) 开发了防水蚀材料, 可将水蚀率降低 1000 倍以上。
( 2)开发了工程—生物组合沟壑封顶技术、 沟壑锁扣技术、沟壑边坡绿化技术、 疏导分流功能土障与网格状阻隔功能土障组合技术、 季节性洪水集聚利用技术。
( 3) 利用土为基本原料, 通过土障( 堤坝) 组合工程措施、工程—生物组合措施, 短时间内实现了疏导、 分流、 减缓、 阻隔、 固定、 集水及固土, 风沙危害得到控制, 水土流失完全停止, 复合沟壑得到治理, 治理区生态得到恢复。
4. 污染治理或环境修复效果
在甘肃省环县甜水镇国家沙化土地封禁区应用三年后, 流沙完全固定, 植物种类增加 31 种, 植被覆盖度由 0 增加至平均35%, 最高覆盖度达 60%。 地表 pH 向中性过渡, 治理后地表1cm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碱解氮及有效磷分别为原沙的 4 倍、3 倍、 2 倍、 2.6 倍和 2.6 倍。
5. 技术示范情况
该技术应用于甘肃省环县甜水镇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 采用自然生态恢复和科学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沟壑区水土流失完全停止, 至 2020 年推广至 30.9 万亩。
6. 投资估算
采用该技术进行新建工程所需的主要设备装载机可租赁使用。 单台装载机可日均完成 30 亩防控工程。 每亩工程投入

700~ 1000 元。

7. 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前景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 4.54×105km2, 年侵蚀模数大于 15000t/km2 的剧烈水蚀面积为 3.67×104km2, 治理需求迫切。该技术操作简单, 机械化程度高, 材料环境友好, 成本低, 治理效果好, 推广前景广阔。

姓名: 左秀婷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
电子邮件: zuoxt@sstec.org.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