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基于气化脱磷的转炉熔渣炉内循环利用技术

0

登记号:G20190622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炉渣分选 气化脱磷

绿色分类:工业废弃物/副产物回收利用;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基于气化脱磷的转炉熔渣炉内循环利用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190622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工业废弃物/副产物回收利用; 项目关键词: 炉渣分选  气化脱磷      
推荐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成果背景:

目前,溅渣护炉技术已广泛被我国转炉钢厂采用。溅渣护炉过程高速氮气流和由此产生的强烈搅拌作用,为熔渣气化反应提供了良好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且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研究表明熔渣中的硫元素大部分可以随溅渣护炉过程气化脱除,因此提出了借助溅渣过程气化还原脱除熔渣中磷元素,以实现熔渣转炉内循环利用(完全留渣操作)、优化转炉冶炼制度的方法。采用合适的脱磷材料,借助溅渣护炉过程可以脱除转炉熔渣中部分的磷,并保持一定熔渣氧化铁含量以保证溅渣护炉的目的。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炉熔渣炉内循环利用的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气化脱磷的转炉熔渣炉内循环利用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该炼钢新技术特点:

1.利用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过程脱除磷,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条件;

2. 通过转炉渣的再循环利用,降低渣料消耗,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提高金属收得率;

3.转炉溅渣护炉过程是在转炉内利用原有氧枪来完成的,不需要额外设备投资;

4.溅渣层和炉内残余炉渣直接参与下一炉次反应,可以节省炉渣升温到炼钢温度所需的热量,同时还可促进早期化渣、提高转炉生产效率。


在实验室流动氮气及外加热源两种条件下,转炉渣气化脱磷率高于60%,钢铁厂相关工业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溅渣护炉过程中气化脱磷的脱磷率为40%,石灰用量可降低20kg/吨钢,金属收得率提高0.5%,转炉渣排放降低约50kg/吨钢。转炉冶炼过程平稳,可适当加大冷却料的入炉(废钢、矿石等),化渣良好无喷溅,满足转炉少渣炼钢要求。成果实施无需额外设备、厂房、动力等条件,只需采用转炉渣脱磷剂,在原有转炉上进行操作技术改进即可,目前已在宣钢、唐钢等钢厂实施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姓名: 王书桓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wshh88@ncst.edu.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