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茶源多糖开发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

0

登记号:G20172676

所属行业:

学科分类: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食品机械;

关键词: 茶叶多糖 茶花多糖 茶籽多糖 茶源多糖制备技术 定性定量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茶源多糖开发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676 学科分类: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食品机械;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茶叶多糖  茶花多糖  茶籽多糖  茶源多糖制备技术  定性定量
推荐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食品科学和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内容涉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相关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与应用。 我国年产茶叶达160多万吨,其中粗老茶约占25%,往往废弃或放弃加工;每年茶树经修剪产生的大量枝叶、茶花、茶籽也被废弃。因此,如何开发粗老茶、茶花、茶籽已成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项目以粗老茶叶、茶花、茶籽为原料,从中提取茶源多糖,研究其性质和应用。针对茶源多糖,研究其活性保护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干燥集成技术;以茶源多糖的结构/功能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开展茶源多糖定性定量控制技术研究,包括:茶源多糖的结构定性分析技术、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技术及定量技术体系的建立;同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评价,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如降血糖活性、护肤活性等)的茶多糖产品,并将茶多糖与钙、铁、硒等金属元素配位反应,可得到茶多糖配合物,我们还从自然界中的富硒绿茶中提取了天然富硒茶多糖,并将其应用于烘焙食品、化妆品等产品开发中。本项目关键创新技术体现在: (1)在获得高生物活性茶源(茶叶、茶花)多糖基础上,采用活性保护的生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干燥集成技术,可规模化生产得到高活性高产率的茶源多糖,同时还可以综合提取茶多酚; (2)研究得到了醇提水提同时提取茶籽多糖和茶皂素的生产工艺; (3)首次构建了茶叶多糖(TPS)多指纹图谱定性检测方法; (4)以茶多糖的单糖组成作为混标改良了茶多糖的定量测定方法; (5)首次建立了基于TPS-CPC-NaOH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测定茶多糖含量的新方法; (6)提取天然含硒茶多糖,并将此富含富硒多糖的抹茶应用于烘焙食品、化妆品等产品开发中; (7)将茶多糖的保湿与茶多酚的抗氧化相结合,首次开发富硒茶多糖化妆品(富硒茶多糖抹茶面膜、茶多糖护肤水)等新产品。 该项目是本课题组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上海市启明星项目、上海市启明星(跟踪)项目、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的成果。该项目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该技术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 “高纯度茶花多糖的中试制备及降糖功能食品开发研究”获得上海市“启明星”人才奖(2007), “茶多酚和茶多糖的综合提取技术”获得2010年中国国际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二等奖(2010),“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获得2010年第八届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优秀参展项目二等奖(2010), “茶叶多糖结构与ɑ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获得上海市“启明星”跟踪人才计划奖(2011),“茶多糖化学及功能性”获第三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该项目为粗老茶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茶源多糖的生产及应用以及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及理论支持,并在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克鲁尼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了示范开发,产品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0亿多元,新增利润3亿多元,新增税收近1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姓名: 肖嫣然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xiaoyanran@shnu.edu.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