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精选库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综合防灾关键技术及应用

0

登记号:G20170973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隧道工程;市政工程;

关键词: 防火 交通隧道 防爆 防淹 防毒气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综合防灾关键技术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0973 学科分类: 隧道工程;市政工程;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防火  交通隧道  防爆  防淹  防毒气
推荐单位: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其他技术领域隧道工程技术。 隧道作为一种重要地下交通形式,在穿越城市水域的交通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地下隧道所处环境封闭、人群聚集量大、公众疏散困难等,如果发生突发性的火灾、爆炸、水淹、毒气和辐射等事故,其后果将远远超过地面同类灾害。在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猖獗之时,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和地铁隧道该如何应对此类突发事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地下交通隧道综合防灾的关键技术研究和防治工作,以减少和避免灾难带来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 本项目针对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和地铁隧道,首次综合考虑火灾、爆炸、水淹、毒气和核辐射这5种灾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疏散演习、问卷调查等手段,通过对隧道火灾环境控制技术、隧道结构抗爆技术、隧道防淹技术、地铁隧道防毒气和防辐射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全面整合隧道突发灾害防灾减灾技术,建立了地铁隧道防火设计标准,提出了隧道相关防灾标准和技术措施等的建议,旨在为地下交通隧道的综合安全防灾提供技术保障。 本项目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首次提出了隧道多层次、多功能的防火设计控制模式,形成了隧道火灾环境控制技术体系,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交通流、环境状况、控制设施以及人员疏散一体化的隧道综合三维动态数字化仿真平台。 (2)首次揭示了隧道结构在内爆炸作用下的宏观破坏效应,以及管片和连接螺栓的破坏特征,给出了作用于隧道衬砌上的反射冲击波荷载峰值分布规律,建立了计算内表冲击波荷载的估算方法,提出了隧道内爆炸设防标准与建议。 (3)率先提出并解决了水底隧道由于突发事故导致内部结构破坏而产生的内水外涌问题,发明了隧道临时防淹装置,给出了隧道防淹的工程改造技术措施与防淹措施,完善了隧道的防淹设计。 (4)首次提出了地铁隧道毒气和辐射防护的参考技术指标与要求,首次结合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创建了突发性火灾、爆炸、水淹、毒气和辐射5种灾害事故的一体化防灾应急管理预案,建立了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突发灾害事故的综合防灾体系;编制了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规范》。 本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1篇(EI检索9篇)。三年来新增产值4471.25万元,新增利润804.81万元,新增税收249.9万元。研究成果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上海长江隧道、上海长江西路隧道、昆明草海隧道等多条水底隧道以及地铁隧道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对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及抗灾研究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姓名: 蔡岳峰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cai.yuefeng@stedi.com.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