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医院建筑设备实时区域联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0

登记号:G20172269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

关键词: 实时监控 医院建筑设备 区域联控 快速压缩 关联设备分析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医院建筑设备实时区域联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成果登记号: G20172269 学科分类: 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实时监控  医院建筑设备  区域联控  快速压缩  关联设备分析
推荐单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属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点之一。 医院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医院的后勤设备保障则是安全运行的核心。伴随医疗业务增长、建筑规模和设备数量增加,原有保障方式呈现出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大量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处置,极易引发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设备管控技术、高效的服务保障模式,设备管理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难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建立了共享联控的标准,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院建筑设备实时区域联控系统,提出了"互联网+医院建筑设备安全保障"的新理念。 本项目关键技术创新点有4项: 一是在医院建筑设备数据采集层制定了监控点位采集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商、不同医院同类建筑设备监控采集点位混乱不统一的问题,所采集数据可在统一标准下由多人共享并联合控制。在此基础上编制的《绿色医院运行评价标准》被中国医院协会列为行业规范。 二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针对多点位并发采集数据的实时快速压缩算法,将多个采集点位的数据进行矩阵量化后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通过互联网传输到PC、手机等终端设备,解压缩后进行设备运行参数重构和仿真显示。最大并发点位数达到2000个,平均压缩比达到50:1。在2.0GHzCPU的单片机环境下,平均压缩和解压时间在50微秒以内。可同时支持1000幢单体建筑和100万个监控点,互联网远程操作实时响应速度在1秒以内。 三是研发了基于大规模传感数据的关联设备智能分析模型,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医疗区域关联设备进行系统可靠性建模,能随时通过历史数据评估各个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判断是否对医疗活动产生影响,提升安全防护等级。 四是提出了"互联网+医院建筑设备安全保障"的新理念,构建了"两级监控、两级维护"的联控维护新模式,形成了设备维护岗位新体系,编制了培训教材用于岗位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快速培养行业技术人员,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本项目研究成果已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出版著作1部,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14.7万元。该成果获中国医院协会推荐,已在上海、天津等地多家三级医院成功推广应用,管理建筑面积229.6万平方米,管控各类设备2万余台,监测点位50余万个,累计监测数据1200亿条,每年为3800万诊次的患者就医提供安全保障。应用医院的平均设备告警率从15.7%降低至8.1%,有力保障了医院运行安全,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技术具有架构先进、操作简便、见效快等特点,可进一步推广应用至机场、酒店、展馆等大型公共场所的多设备运行维护,有效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姓名: 魏建军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weijianjun@shdc.org.cn
相似的成果
匹配的需求

无记录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