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0

登记号:G20170996

所属行业:

学科分类:市政工程;建筑经济学;水处理;

关键词: 自来水厂 深度处理改造 平流-斜管沉淀 臭氧生物活性炭 上向流活性炭池

绿色分类: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成果登记号: G20170996 学科分类: 市政工程;建筑经济学;水处理;
绿色分类: 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项目关键词: 自来水厂  深度处理改造  平流-斜管沉淀  臭氧生物活性炭  上向流活性炭池
推荐单位:

上海市松江自来水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国家/地区: 上海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本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能源与环境。 主要研究内容: 原水水质特征与水处理特性及深度处理工艺选择研究;平流沉淀池改造为平流-斜管沉淀池工艺研究及生产应用;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工艺参数研究及生产应用;深度处理工艺集成方案研究;深度处理改造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项目特点: 1、节约用地:研究利用松江二水厂原有平流沉淀池改造为平流-斜管沉淀池,节省的沉淀池末端空间改造为活性炭滤池,从而在自来水厂没有深度处理改造预留土地、且没有新征土地条件情况下实现了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改造。 2、形成全新饮用水处理集成工艺:根据活性炭滤池由原沉淀池末端改造而成,研究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布置于砂滤池之前,从而形成了"混合、絮凝→平流-斜管沉淀→臭氧氧化-上向流活性炭过滤→砂滤→消毒"的全新集成水处理工艺流程,与传统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置于砂滤之后相比,此集成工艺可降低生物活性炭微生物泄漏影响出水水质的风险。 3、节省能耗和运行成本:研究了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工艺及其运行参数并得到应用,使活性炭滤池出水水位与原平流沉淀池出水水位相同,可通过重力流直接进入后续砂滤池,避免了采用下向流活性炭滤池需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和砂滤池工艺之间建造一座中间提升泵房。因此,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工艺研究成果既节省了中间提升泵房投资,又节省了该中间提升泵房所需能耗及运行成本。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增加电耗约0.02KWh/m3,低于相似水厂0.05~0.13KWh/m3的水平;深度处理增加变动运行成本0.06元/m3,低于相似水厂0.08~0.24元/m3的水平。 4、节约深度处理改造投资:深度处理活性炭滤池改建于原有平流沉淀池内,节省了土建费用。此外,采用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少造一座中间提升泵房,也显著降低了深度处理工程投资。松江二水厂20万m3/d规模深度处理(包括沉淀池)改造工程投资指标196.70元/m3,远低于国内部分水厂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改造的投资指标470~800元/m3。 5、提升自来水水质,增强水质净化工艺抵御突发污染事故能力:松江二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完成后,显著提升了出厂水水质,与改造前相比,CODMn、色度、嗅味等指标明显改善,出厂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此外,建成深度处理工艺也显著增强了水厂应对突发污染事故能力,在2013年1月泖港污染和3月黄浦江"死猪"事件期间,深度处理工艺对稳定出厂水质发挥了突出作用。 本项目共发表论文5篇,其中EI收录1篇,申请专利2件。项目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应用推广情况: 成果应用于规模20万m3/d的松江二水厂,服务人口约50万。2010年6月完成深度处理改造并投入使用。为松江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供了有力保障。
姓名: 徐建平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zls-sj@vip.163.com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