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三江源区退化草地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集成及模式

0

登记号:G20180506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物理学;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环境学;环境工程学;

关键词: 退化草地恢复 可持续管理技术 三江源草地

绿色分类:土地退化防治;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三江源区退化草地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集成及模式
成果登记号: G20180506 学科分类: 物理学;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环境学;环境工程学;
绿色分类: 土地退化防治; 项目关键词: 退化草地恢复  可持续管理技术  三江源草地    
推荐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成果所处阶段: 初期阶段
合作方式: 面洽,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简介: 点击查看

一、技术名称:三江源区退化草地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集成及模式

二、适用行业: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三、技术提供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四、适用范围:三江源区及毗邻高寒牧区

五、技术简要说明:

针对三江源草地生态保护和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科技需求,研发了退化草地分类恢复技术,集成了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技术体系及模式。

轻度退化草地采用减轻放牧压力为主的近自然恢复技术;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采用免耕补播和有害生物防控为主的半自然恢复技术;极度退化草地采用植被重建为主的人工植被恢复技术。同时,集成“天然草地中度放牧利用-因地制宜饲草基地建植及草产品加工-牦牛和藏系绵羊营养均衡饲养”为一体的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关键技术体系。

基于三江源纯牧业区、农牧交错区与河谷农业区自然资源禀赋,凝练了三江源“三区功能耦合”模式,纯牧业区重点实施牦牛和藏羊放牧繁育、农牧交错区以优良饲草基地建设、河谷农业区农副产品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饲草与家畜的时空互补、资源互作和资金与信息激活效应。

六、典型案例

基于不同等级的退化高寒草地,研发出综合配套技术。轻度退化高寒草地采用减轻放牧压力为主的近自然恢复技术;中度和重度退化高寒草地采用免耕补播和有害生物防控为主的半自然恢复技术;极度退化高寒草地采用植被重建为主的人工恢复技术。轻度退化以封育自然恢复、中度退化以半人工补播和重度(极度)退化以人工改建3种恢复模式。筛选集成以垂穗披碱草和短芒披碱草等上繁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和青海冷地早熟禾等下繁草为主,优化出适宜不同类型及退化等级高寒草地人工建植的8套群落优化配置方案,取得的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国家重大生态工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退化草地恢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具体措施途径。

七、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情况

基于三江源区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及退化草地分类恢复技术集成应用,在三江源区建植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示范区6万亩、推广示范区15万亩,指导完成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75万亩、天然草地补播改良1179万亩。

创新集成了“生态保护型”、“资源循环利用型”和“有机健康养殖型”3个区域适宜的三江源生态畜牧业组织发展模式,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共赢提供应用推广模式,被青海省“十二五”规划采纳。已在海南州贵南典型区建成“天然草地合理放牧-优质人工草地-优良青贮饲料-饲草料精准配置-牦牛、藏羊冷季补饲与健康养殖-高原特色畜产品信息化服务”为一体的智慧生态畜牧业技术体系。

通过高寒草地生态畜牧业关键技术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凝练出“天然草地用半留半模式”、“草地资源经营置换模式”和“家畜两段饲养模式”3个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支撑了建立全国唯一以生态畜牧业为主体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青海省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藏系绵羊饲养周期缩短1.4年,近5年累计加速出栏263万只,缓解289.3万公顷冬、春草场放牧压力。累计建立饲草料生产示范基地38万公顷,牛羊营养均衡养殖基地2个,健康养殖牛羊75万头(只);牧草良种及牛羊营养均衡饲养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37亿元。有效促进了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恢复和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八、投资与运行成本估算

1. 退化草地恢复治理

轻度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投入成本50元/亩。主要包括围栏材料及其架设费用40元/亩,管护费10元/亩。

中度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投入成本160元/亩。主要包括围栏材料及其架设费用40元/亩,管护费10元/亩。毒杂草防除20元/亩,鼠害防治(鼠药+饵料)25元/亩,免耕补播费30元/亩,种子20元/亩,肥料15元/亩。

重度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投入成本260元/亩。主要包括围栏材料及其架设费用40元/亩,管护费10元/亩。毒杂草防除20元/亩,鼠害防治(鼠药+饵料)35元/亩,机耕费90元/亩,种子35元/亩,肥料30元/亩。

2. 农牧交错区人工草地建植(禾豆混播)技术:投入成本482元/亩。主要包括土地租赁200元/亩;种子和肥料成本108元/亩(燕麦种子32斤/亩×2元/斤=64元/亩、箭筈豌豆种子6斤/亩×4元/斤=24元/亩、肥料20元/亩);机耕、收割、运输等174元/亩(翻地、耙地、播种、镇压等30元/亩、收割15元/亩、打捆25个/亩×2元/个=50元/亩、草捆捡拾装车25个/亩×1元/个=25元/亩、运输和卸载费用约50元/亩,田间管护费约4元/亩)。

3. 藏系绵羊冷季补饲出栏技术:投入成本227.6元/只。主要包括饲草料投入174.6元/只(粗饲料成本0.8元/天、精饲料成本1.14元/天,1.94×90天=174.6);防疫、劳务、运输等成本53元/只

、成果转化应用前景

国务院通过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中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范围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强调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将三江源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示范区”。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提出实行严格的禁牧、休牧、轮牧,逐步实现草畜平衡……传统利用区适度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合理控制载畜量,保持草畜平衡。2014 年6月12日,农业部正式批复青海省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天然草场返青期休牧、因地制宜的饲草建植、牦牛和藏系绵羊营养均衡养殖加速出栏等成套技术具备生态合理性、经济科学性、社会可接受性。

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生态保护战略重任,基于青海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战略地位,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要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退化草地分类恢复技术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中存在的迫切问题,为区域退化草地恢复治理和草地生态系统适宜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和示范样板,将在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高寒牧区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及模式将在“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和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中发挥重要科技示范和引领作用。



姓名: 成果录入人员4 性别:
出生日期: 2018-05-16 08:00:00.0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