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核心库
复杂污染场地高压旋喷注射—原位化学氧化成套修复技术

0

登记号:G20230134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高压旋喷注射 化学氧化成套修复

绿色分类:土壤环境;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复杂污染场地高压旋喷注射—原位化学氧化成套修复技术
成果登记号: G20230134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土壤环境; 项目关键词: 高压旋喷注射  化学氧化成套修复      
推荐单位: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合作方式: 其他 成果所属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国家/地区: 中国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1. 技术名称

复杂污染场地高压旋喷注射—原位化学氧化成套修复技术。

2. 适用范围

低—中渗透性地层, 如淤泥质粉质黏土、 粉质黏土、 粉土、粉—细砂等; 苯系物、 氯代烃、 硝基氯苯、 苯胺、 多环芳烃、石油烃类有机污染场地。
3. 技术内容
3.1 技术原理
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 钻杆) 通过钻孔送至土层预定深度, 然后从喷嘴喷出预先配制的复配氧化/还原药剂、 压缩空气,注浆管在喷射的同时自下而上旋转提升, 高压液流和气流对土体进行切割搅拌, 使修复药剂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充分混合。 所采用“二重管法” 高压注射工艺具有劈裂和渗透扩散作用, 通过药剂在土壤或含水层中的迁移、 扩散和反应, 将污染物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
药剂注射压力 20MPa~ 30MPa, 药剂注射流量 20L/min~ 120L/min, 空气注射压力 0.3MPa~ 0.8MPa, 扩散半径 0.8m~ 3.5m, 最大修复深度 12m~ 25m。
3.2 主要创新点
( 1) 采用气、 液二重管高压注射工艺, 注射压力大, 注射修复药剂液流过程辅助高压空气流的作用使修复药剂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扩散效果明显提升, 扩散半径显著增加。
( 2) 应用地层范围可扩展至低中渗透性地层( 如粉质粘土、粉土、 淤泥质粘土、 黏土层), 适用于单独土壤污染、 土壤和地下水复合污染( 饱和层)、 单独地下水污染等情形, 提升了最大注浆量, 解决了原位注入过程中的返浆问题, 大幅提高了注射效率。
( 3) 采用定深度注射修复, 解决了搅拌技术扰动上部非污染部位、 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及破坏地基承载力的问题, 解决了夹心层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难题, 使土壤在施工后保持原有承载力, 对于砂层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经济优势显著。

4. 污染治理或环境修复效果

以原湖北某染料厂生产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项目为例, 主要污染物为氯苯、 1,2—二氯苯、 苯、 四氯化碳、 二甲苯、 萘、 苯并( a) 蒽、 苯胺, 修复前污染物浓度为10mg/kg~ 1000mg/kg 时, 修复后均达到修复目标要求, 污染物去除率 95%~ 99%。 产生的尾气、 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5. 技术示范情况
该技术已在湖北某染料厂生产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 小南化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和合作村原煤制气厂二期土壤修复及地下水治理工程中应用。 湖北某染料厂生产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项目, 总污染土壤修复量37.02 万 m3, 其中单一重金属污染土壤 13.27 万 m3, 单一有机污染土壤 21.30 万 m3, 重金属、 有机复合污染土壤 2.45 万 m3。修复完成后, 氯苯、 1,2—二氯苯、 苯、 四氯化碳、 二甲苯、 萘、苯并( a) 蒽、 苯胺等有机物去除率 95%~ 99%。
6. 投资估算
以原湖北某染料厂生产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项目为例, 总投资约 15000 万元, 其中设备投资 1040 万元。
7. 投资回收期
根据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期以及地块流转时间确定, 一般为 1~ 3 年。
8. 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前景

该技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 具有地层适应性广、 土壤和地下水协同修复、 适用污染物广谱等优势, 市场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姓名: 左秀婷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中国 联系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525号
电子邮件: zuoxt@sstec.org.cn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