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复杂构件不均匀变形机理与精确塑性成形规律

0

登记号:G20173994

所属行业:制造业

学科分类:机械工程;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塑性成形方法 复杂构件 制造方法

绿色分类:材料节约;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复杂构件不均匀变形机理与精确塑性成形规律
成果登记号: G20173994 学科分类: 机械工程;
绿色分类: 材料节约; 项目关键词: 机械工程  塑性成形方法  复杂构件  制造方法  
推荐单位: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制造业
国家/地区: 陕西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该项目属于机械工程塑性成形科学领域。塑性成形是自然界中最受关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场耦合三重非线性的物理过程之一。精确塑性成形是实现高性能轻量化复杂构件高端制造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复杂构件不均匀变形机理与精确塑性成形规律研究是国际塑性成形科学领域前沿课题,又是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装备制造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973”课题等资助下,该项目经过近20年系统深入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了朔性成形理论和材料加工学科的发展,成果的主要发现点为:1.建立了不均匀变形全过程预测与优化控制多尺度模型。突破传统方法,创立了简化的晶体塑性模型和多约束加载-卸载变形预测与柔性控制模型,首次将同伦算法引入模型求解,使复杂约束宏微观不均匀变形全过程稳定高效高精度预测和优化控制成为现实。2.发现了时空动态约束下复杂构件不均匀变形机理,揭示了点、线、面三种时空动态约束下材料不均匀变形行为及理论判据,阐明了加载条件对复杂构件不均匀变形规律的作用机制及关键控制因素。3.揭示了复杂约束不均匀变形对成形缺陷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多约束成形失稳预测模型,突破了传统理论仅适用简单边界条件的局限性,阐明了复杂约束不均匀变形对成形缺陷的作用规律,实现了复杂构件成形缺陷的精确预测。4.发展了协调不均匀变形提高成形极限与精度的新方法。发现了协调不均匀变形发掘材料变形潜力的积极效应,建立了复杂约束不均匀变形协调提高成形极限定量模型和主动协调方法,显著提高了复杂构件的成形极限与精度。5.阐明了局部加载调控不均匀变形驱动精确塑性成形的新原理。揭示了调控不均匀变形驱动精确成形的新原理,建立了局部加载优化控制新方法,突破了传统技术极难实现的复杂构件精确成形成性一体化难题。该项目开拓出“不均匀变形控制与精确塑性成形理论研究”新学科方向,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在该领域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102篇。20篇核心论文包括该领域TOP1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Plas-ticity》(UP)1篇(IF>5),权威期刊《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JMPT)12篇;被美、德、英、日等27个国家和地区,剑桥大学、MIT、帝国理工、亚琛工大、马普所等142所研究机构的197位学者(含国内4位院士),在IJP等高度评价和广泛正面他引314次,SCI他引121次。研究成果被国际塑性会议(ICTP)主席、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院士、德国著名学者Tekkaya和JMPT主编《Allwood》等在《CIRP》年鉴等所著16篇综述或专著23次成段引用,中国《2010-2011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评价“大型复杂构件精确成形取得突破性进展”。还获《JMPT》的TOP25Hottest论文、ICTP最佳论文等。该项目还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13项,形成了成套工艺和核心技术,解决了航空航天关键复杂构件精确成形制造难题。项目主持人在ICTP等重要会议做邀请报告45次,被选为中国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JMPT》编委和中德成形研讨会主席。该项目成果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著名学者Martins在《IJP》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UP》审稿人评价“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塑性成形科学的国际地位。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