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技术银行!
登录 注册
成果库
可重构柔性试验网

0

登记号:G20176944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学科分类: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关键词: 网络体系 柔性试验网 可重构节点

绿色分类: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 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可重构柔性试验网
成果登记号: G20176944 学科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绿色分类: 其他资源效率提升; 项目关键词: 网络体系  柔性试验网  可重构节点    
推荐单位:

成果所处阶段:
合作方式: 成果所属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国家/地区: 河南 知识产权: 其他
简介: 点击查看
面对网络规模急剧膨胀、网络应用千变万化、服务质量需求苛刻的严峻形势,全球网络界在网络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革命性的创新网络体系成为未来网络技术的研究热点。为奠定我国在该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国家科技部于2007年启动“新一代高可信网络”重大专项,总投入5.2亿元,其中2.18亿元用于专项核心研究内容“可重构柔性试验网”的研究。可重构柔性试验网研究由重大专项中“可重构路由器构件组研制”、“可重构路由交换通用平台研制”、“开放式构件化通用路由器研制”、“可重构路由交换开发环境”、“大容量光传送网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和“可重构柔性试验网组网设备工程化实施”六个课题组成,总体目标是:以可定义的开放网络架构支撑未来网络创新技术的研发、测试和试验。项目研发前后历时6年,联合国内15家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累计投入500余人,在创新网络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攻克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并在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项目成果自2009年相继投入应用,填补了我国支撑新型网络技术开发的真实网络试验环境空白,累计直接经济效益2.91亿元,间接经济效益3.85亿元。目前,可重构柔性试验网已成为我国新型网络体系研究的一面旗帜,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被“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建设确立为核心支撑技术。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方面:1、总体技术研究。创建了柔性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了创新的网络分层模型、平台化支撑构件化处理技术、多网融合下的主动式资源管理机制和函数结构描述的服务实体网概念,设计了数据包驱动的逐级交换机制。2、关键设备研制。共计研制7台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14台可重构光传输设备,2套可重构管理平台,2套可重构构件开发环境,35套板卡组件和15套软硬件关键构件。3、试验网络建设。依托自主研发的网络设备,在我国长三角地区“下一代网络与业务国家试验床”中构建了具有5个节点的可重构柔性试验网,并投入运营。项目取得了五项标志性成果:1、构建了全球首个可重构柔性试验网;2、向IETF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了5项草案,2项已成为我国在网络创新体系研究方面仅有的国际正式标准;3、基于可重构柔性试验网研究成果,国际试验床研究联盟首次在亚洲召开“试验床研究和发展国际会议”,来自7个国家的40余名专家一致认为:“可重构柔性试验网是创新的网络体系应用于实际示范应用网络的典范”;4、申请发明专利50项,14项已获得授权,申请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2009年~2012年间,项目成果共创产值6.76亿元。项目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跻身新一代创新网络体系研究的国际先进行列。以金怡濂院士为主任、李乐民院士为副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可重构柔性试验网在网络体系研究方面开创了新方向,在柔性网络体系和可重构节点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试验网运行稳定可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职务:
国籍(地区): 联系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俭学街7号
电子邮件:
相似的成果
相关专家
绿色技术银行